[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21189.9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国;陈晓峰;陈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瑞炬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挂 系统 转向 锻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包括连接轴、转向盘以及支撑段,转向盘的一端连接连接轴,另一端连接支撑段,连接轴包括轴头和连接段,轴头直径大于连接段直径且轴头上设有校准平面,连接段沿靠近转向盘方向轴径逐渐增大;转向盘呈均匀的半圆弧状,转向盘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的中心线与转向盘的中相互平行对称,第二圆柱的外部设有定位凸起,支撑段的端部呈圆弧状。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固,便于后期加工、校正以及运输,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材料的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
背景技术
转向臂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在制作转向臂时一般都通过锻造的方法进行成型,然后再根据客户的设计要求进行精加工,现有技术中的转向臂锻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强度差,不便于后期加工和校正,且不易搬运,材料资源消耗大,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稳固,便于后期加工、校正以及运输,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材料的消耗,节约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包括连接轴、转向盘以及支撑段,所述转向盘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段,所述连接轴包括轴头和连接段,所述轴头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直径且所述轴头上设有校准平面,所述连接段沿靠近所述转向盘方向轴径逐渐增大;所述转向盘呈均匀的半圆弧状,所述转向盘的两端与所述连接轴及所述支撑段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圆柱、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所述第二圆柱的中心线与所述转向盘的中心相互平行且对称,所述第一圆柱的第一圆柱下端面和所述第二圆柱的第二圆柱下端面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圆柱的第一圆柱上端面和所述第二圆柱的第二圆柱上端面之间具有段差,所述第二圆柱的外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支撑段的端部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的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段差为5~10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通过设置半圆弧状的转向盘,使转向臂能较好的吸收冲击能量,从而使转向臂能更稳固;连接段沿靠近转向盘方向轴径逐渐增大,使转向臂工作时在轴头与连接段以及第一圆柱之间的应力分布均匀,保证转向臂使用时的强度及稳定性;通过将第一圆柱下端面和第二圆柱下端面设置为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的结构,实现安装基准与设计基准及加工基准统一,方便加工检测。本技术方案的汽车用悬挂系统的转向臂锻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固,便于校正、运输,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材料的消耗,节约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0、连接轴;20、转向盘;30、支撑段;11、轴头;12、连接段;111、校准平面;21、第一圆柱;211、第一圆柱下端面;212、第一圆柱上端面;22、第二圆柱;221、定位凸起;222、段差;223、第二圆柱下端面;224、第二圆柱上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瑞炬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瑞炬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1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