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SIP-hybrid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318872.7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3/485;H01L21/6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邓世凤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sip hybrid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SIP‑hybri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芯片和基板,所述芯片正面、背面均设置有凸点,芯片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配设铜柱连接芯片正面和背面的凸点,所述芯片通过芯片正面的凸点焊接于基板正面;芯片背面设置有第一金属线路层,所述第一金属线路层与芯片背面的凸点相连,并通过铜柱与芯片正面凸点相连;所述芯片、第一金属线路层以及背面的凸点外围包封有塑封料。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SIP‑hybrid芯片封装结构,可以减小产品塑封体尺寸,从而提升产品散热性,利用基板印刷锡膏方式与芯片相连,可以有效解决芯片破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片封装,具体涉及一种新型SIP-hybrid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应电子产品轻薄短小、高频化、模块化与多功能化的趋势,电子元组件相对地被要求整合性与集成度(integration)提高。因此,新时代高频宽频材料与元件技术将是未来技术关键。透过新封装(package)材料的突破、新工艺的开发及设计技术的整合,现今已达成系统化模块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的层次。而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用于实现单个芯片和多个芯片封装hybrid技术得到增强。它将多个不同功能芯片使用不同工艺贴装(倒装芯片工艺/正面贴装芯片工艺)在一起,使单个封装体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减小产品尺寸。
采用现有技术叠装正面芯片时,容易造成底部倒装芯片背面破裂以及正面芯片打线出现不稳定,且由于贴装2个芯片,芯片进行塑封时,产品塑封体尺寸较大,从而导致产品散热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小产品塑封体尺寸,提升产品散热性,有效解决芯片破裂问题的芯片封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SIP-hybri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芯片和基板,所述芯片正面、背面均设置有凸点,芯片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配设铜柱连接芯片正面和背面的凸点,所述芯片通过芯片正面的凸点焊接于基板正面;芯片背面设置有第一金属线路层,所述第一金属线路层与芯片背面的凸点相连,并通过铜柱与芯片正面凸点相连;所述芯片、第一金属线路层以及背面的凸点外围包封有塑封料。
进一步地,芯片正面设有第二金属线路层,所述第二金属线路层通过铜柱与第一金属线路层相连,所述第二金属线路层与芯片正面的凸点相连,并通过凸点与基板相连。
作为优选,芯片背面的凸点选用回流固化锡膏方式与基板焊点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硅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第一,芯片表面重新布线层通过硅穿孔开设并设立铜柱,利用基板印刷锡膏方式,达到芯片与基板线路相连;
第二,芯片表面重新布线层同时进行打线,实现SIP-Hybrid技术;
第三,芯片第二金属线路层通过TSV电镀铜柱,利用基板印刷锡膏方式,达到芯片与基板线路相连,减少芯片破损;
第四,芯片重新布线采用分开布线方式,减小芯片线路电磁干扰,达到芯片hybrid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基板1;锡膏2;芯片3;通孔31;铜柱4;塑封料6;第一金属线路层7;第二金属线路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8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冷却罩壳
- 下一篇:一种插装式机顶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