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前车体与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4878.7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辉;程建勇;牟静;王猛;熊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车体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车体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前车体包括两个纵梁、电池包和防撞梁;两个所述纵梁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池包安装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底部低于所述纵梁的底部;所述防撞梁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前方,且所述防撞梁的底部低于所述电池包的底部,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本申请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电池包的有效保护,防止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受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车体与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一般都采用电池包作为能量来源,电池包通常安装于车身纵梁上。由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电池包的容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电池包的体积增加,为避免电池包占用乘坐人员的乘坐空间,电池包的底部会低于车身纵梁而失去保护,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与电池包发生挤压或碰撞,容易导致电池包受损,从而引起短路起火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车体与电动汽车,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电池包的有效保护,防止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受损。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车体,其包括:
两个纵梁,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电池包,安装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电池包的底部低于所述纵梁的底部;
防撞梁,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的前方,且所述防撞梁的底部低于所述电池包的底部,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防撞梁包括梁体和安装架,所述梁体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梁体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梁体的一侧,所述防撞梁通过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梁体设置成中空的柱状壳体结构,所述柱状壳体结构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两端敞口。
可选地,所述梁体的横截面呈矩形。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设置成几字形框架结构,所述几字形框架结构的封闭侧连接于所述梁体,所述几字形框架结构的开口侧连接于所述纵梁。
可选地,沿所述梁体指向所述纵梁的方向,所述几字形框架结构的开口宽度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的厚度大于所述梁体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纵梁。
可选地,所述防撞梁低于所述电池包的距离为5mm~10mm。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电动汽车前车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汽车前车体包括两个纵梁、电池包和防撞梁,两个纵梁沿车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电池包安装于两个纵梁之间,电池包的底部低于纵梁的底部;防撞梁设置于电池包的前方,防撞梁的底部低于电池包的底部,从而使防撞梁的底部形成电动汽车前车体的最低点,从而通过防撞梁对电池包形成防护,避免行驶过程中障碍物与电池包发生挤压或碰撞;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纵梁,使防撞梁受到的撞击能够通过纵梁向后传递,从而有效避免电池包由于碰撞冲击产生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前车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前车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4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低压蓄电池固定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用高扭矩长寿命电磁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