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火车行李箱摆放的机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3764.2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治;张安平;豆孟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治 |
主分类号: | B61D37/00 | 分类号: | B61D37/00;B66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火车 行李箱 摆放 机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摆放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解决火车行李箱摆放的机械装置,包括行李架下降装置和地面升降装置,所述行李架下降装置包括安装板、驱动器、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绕卷轮,所述绕卷轮通过拉索与行李架连接,所述地面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站台上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圆轴,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之间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圆轴,所述站台上板的下侧中间处设置有电推杆,通过地面升降装置可以向上抬高,结合行李架下降装置可以充分弥补乘客身高,个体体质的差异,达到乘客轻松省力的把行李放置到行李架上,同时充分利用地面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摆放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火车行李箱摆放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人们日常出行中,选择火车、高铁作为出行方式已经越来越普遍,而火车上行李箱的拜访一直都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何利用合适的机械装置,使行李箱的摆放变得更加高效、整齐并达到省力的效果是我们此次研究的方向。目前火车上行李架高度固定,不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存放行李,因此需要一种解决火车行李箱摆放的机械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火车行李箱摆放的机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火车行李箱摆放的机械装置,包括行李架下降装置和地面升降装置,所述行李架下降装置包括安装板、驱动器、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轨,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右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滑轨,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下侧中间处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下侧中间处设置有驱动器,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上侧中间处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壁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绕卷轮,所述第一导向滑轨、第二导向滑轨的正面滑动卡接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的正面安装有行李架,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套接连接,所述绕卷轮通过拉索与行李架连接,所述地面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站台上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左侧开设有第一移动限位槽,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右侧开设有第二移动限位槽,所述第一移动限位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移动限位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之间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圆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之间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圆轴,所述站台上板的正面左侧设置有第三移动限位槽,所述站台上板的正面右侧设置有第四移动限位槽,所述站台上板的下侧中间处设置有电推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通过连接圆杆分别与第一移动限位槽、第二移动限位槽、第三移动限位槽、第四移动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推杆采用ANT-52型号,所述驱动器采用 86ZL118-12.7C型号。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中间处与驱动器的主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卷轮与拉索固定绕卷,所述拉索通过吊环与行李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李架通过固定螺钉与连接滑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通过连接轴分别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行李架下降装置能够控制行李架高度固定,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存放行李,同时达到乘客省力,方便的安放行李,经过调整后的行李架,可以做到降低20cm左右,方便人们拿取行李,通过地面升降装置可以向上抬高30-40cm,结合行李架下降装置可以充分弥补乘客身高,个体体质的差异,达到乘客轻松省力的把行李放置到行李架上,同时充分利用地面空间,达到车厢整体空间的进一步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治,未经郭文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3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