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3674.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葛全文;王昆;王康;杨林;付宏阁;杜永;刘红浩;周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林吉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00 | 分类号: | B05B11/00;B05B13/06;B05B15/00;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李学磊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涂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包括缸体、固定组件、压装组件、油路分离盒、手柄和油封,缸体包括前腔、后腔、隔板和定位柱,缸体前端面中央固定有圆柱状的定位柱,定位柱紧密插接于减振器的油封端的活塞杆插孔内;前腔内固定安装有油路分离盒通过油管连通至外部润滑油瓶;压装组件包括滑柱、滑臂和压装板;缸体上还安装有固定组件,缸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减振器;通过设置定位柱和固定组件保证压装过程中减振器不会随意移动,设置压装组件实现对油封的压装作业,设置油路分离盒实现对油封的涂油作业,具备同时完成压装和涂油的功能,且装置固定牢靠,压装效果好,对油封无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关系到车辆系统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关键部件,而减振器油封是减振器核心部件,承受侧向载荷、高低温变化。如油封损坏减振器将发生漏油重大失效。常见的减振器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和减振器管体,活塞杆插入减振器管体并连接活塞,减振器油封则安装于活塞杆插入端的管体内,起到密封和防漏油等作用。由于油封一般通过过盈配合进行密封,因此在装配时需要将油封压装入减振器管体内。
现在市面上的维修人员在更换减振器油封时,一般采取人工方式,利用简单的装备,如锤子等,通过敲击或击打等方式将油封嵌装入减振器管体内,一方面容易对油封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也无法保证油封确实的压装到位,无法保证其密封性;市面上也广泛销售有多种类型的油封压装设备,但一方面这些设备结构简单且压装效果很差,另一方面由于减振器种类多样,减振器的外径粗细和油封内孔大小也不尽相同,导致一种油封压装设备无法满足所有的油封压装条件,不便于维修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该设计方案具备结构简单,装置固定牢靠,压装效果好,对油封无损伤,且同时完成了压装和涂油工作,有效缩短了工艺流程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压装方式,容易对油封造成损伤,且压装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包括缸体、固定组件、压装组件、油路分离盒、手柄和油封,缸体为中空圆柱体,油封活动套装于缸体圆周外壁上,缸体包括前腔、后腔、隔板和定位柱,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的隔板分隔,缸体前端面中央固定有圆柱状的定位柱,定位柱紧密插接于减振器的油封端的活塞杆插孔内,缸体后端面焊接有握把;前腔内固定安装有油路分离盒,前腔侧壁呈环形的等距开设有喷油孔,喷油孔内均嵌装有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和油路分离盒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油路分离盒上还连通有进油管,进油管通过油管连通至外部润滑油瓶;后腔呈圆柱状,压装组件包括滑柱、滑臂和压装板,后腔内活动契合有滑柱,滑柱前端面和隔板之间填充有缓冲弹簧,后腔侧壁开设有镂空的滑道,滑道有四条且关于轴心对称,滑臂为类L形的片状板体,滑臂一端契合于滑道内并穿过滑道焊接于滑柱侧壁,滑臂有四个且关于轴心对称,四个滑臂的另一端均焊接于同一个压装板上,压装板呈环状且活动套装于缸体的圆周外壁上,压装板前端紧密贴合油封;滑柱后端面中央插接有顶杆,顶杆贯穿缸体延伸至外部并在末端焊接有手柄;缸体上还安装有固定组件,缸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臂、压紧块、压紧螺栓和快拆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其中缸体圆周外壁后端焊接有四根类L形的固定臂,四根固定臂关于轴心对称且一并焊接于同一固定环上,固定环内径大于缸体外径和减振器外径,压紧螺栓贯穿固定环圆周外壁,压紧螺栓末端焊接有压紧块,压紧螺栓螺杆上旋入有快拆螺母;压紧块位于固定环内侧,快拆螺母位于固定环外侧,压紧块紧密贴合于减振器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振器油封涂油压装装置,其中压紧块内侧面呈弧面且填充有弹性摩擦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林吉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林吉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3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