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轴承压装过程轴承歪斜而使零件失效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6937.2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后均;梅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铁福传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轴承 过程 歪斜 零件 失效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轴承压装过程轴承歪斜而使零件失效的工装,包括压入底座与压入压头,所述压入底座的底部中心形成有安装台座,所述压入底座的下部向其周侧延伸形成限位环,在所述压入底座的顶部中心形成有定位凸台,该定位凸台与轴承支架下侧的定位孔相适应,在所述定位凸台的顶部同轴设置有引导芯棒,该引导芯棒与待压装轴承的中心孔相适应,所述压入压头设于所述引导芯棒的正上方,该压入压头的中心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引导芯棒相配合,所述压入压头的上部用于连接至轴承压装动力装置。通过对轴承支架与待压装轴承进行预定位,有效的规避轴承歪斜压装使轴承支架失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传动系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轴承压装过程轴承歪斜而使零件失效的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与车速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半轴等部分。
目前,汽车传动轴的轴承支架材料通常为铸铝,而轴承支架与轴承又为过盈配合。若将轴承歪斜的放在轴承支架口部进行压装,轴承支架会出现胀裂失效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轴承压装过程轴承歪斜而使零件失效的工装,通过轴承压入底座上设置的凸台与轴承支架相配合,实现对轴承进行压装预定位,确保轴承放在轴承支架口部时不会过度歪斜,从而有效的规避轴承歪斜压装使轴承支架失效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轴承压装过程轴承歪斜而使零件失效的工装,其关键在于:包括压入底座与压入压头,所述压入底座的底部中心形成有安装台座,所述压入底座的下部向其周侧延伸形成限位环,在所述压入底座的顶部中心形成有定位凸台,该定位凸台与轴承支架下侧的定位孔相适应,在所述定位凸台的顶部同轴设置有引导芯棒,该引导芯棒与待压装轴承的中心孔相适应,所述压入压头设于所述引导芯棒的正上方,该压入压头的中心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引导芯棒相配合,所述压入压头的上部用于连接至轴承压装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入压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夹持段、连接段与压入段,在所述夹持段与连接段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连接段与压入段之间采用圆弧段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段、连接段与压入段的直径一次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盲孔的进口端采用敞口设计,所述盲孔的最里端呈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轴承支架中心孔内壁的下公差间隙为0.02~0.05mm。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芯棒的外壁与所述待压装轴承中心孔的下公差间隙为0.02~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工装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压入底座和压入压头。压入底座安装在液压机工作台的工装定位孔上,压入底座上设计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外圆与轴承支架贯通孔相适应,用来对轴承支架进行压装预定位;同时轴承压入底座上还设有一个与凸台同轴的轴承引导芯棒,引导芯棒的外圆与轴承孔的孔径相适应,用来对轴承进行压装预定位,确保轴承放在轴承支架口部时不会过度歪斜。轴承压入压头安装在液压机的主轴上,压装过程中压入压头推动轴承沿引导芯棒规律向下运动,从而有效的规避了轴承歪斜压装使零件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铁福传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未经纳铁福传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6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