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169.2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王志高;何新春;谢金亮;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E02D31/04;E03F3/02;E03F3/04;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修复 稀土 尾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其中,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包括稀土矿层、黏土阻隔层、稀土尾矿改良层、植被,以及截水沟、截流沟和截洪沟中的至少之一,所述黏土阻隔层设在所述稀土矿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稀土尾矿改良层设在所述黏土阻隔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稀土尾矿改良层包括壤土、有机质、膨润土和钙镁磷肥;所述植被种植在所述稀土尾矿改良层的至少一部分上。该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不仅结构简单,还可以实现对稀土尾矿的生态修复,使修复后的稀土尾矿矿区土壤中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有效氮磷钾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并能使土壤的pH值调整至6~8,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
背景技术
稀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稀土矿的开采和稀土的提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开采并提取稀土后的稀土尾矿中残留的化学物致使大量的酸根离子渗透地表,并通过废水蔓延至采矿区周围,导致山地和田地酸化、河水污染,使稀土尾矿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例如地表水中Pb、Cd等重金属超标是现有稀土尾矿矿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有利用微生物对稀土尾矿矿区进行修复,但修复成本较高,且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也未见多有效;有在稀土矿上种植植物并添加有机质来改良土壤性质以实现对稀土尾矿矿区的修复,但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添加量较小时,植物生长效果不好,而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添加量较大时成本又较高,且该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地表水中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因此,对稀土尾矿进行修复的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其中,该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不仅结构简单,还可以实现对稀土尾矿的生态修复,使修复后的稀土尾矿矿区土壤中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有效氮磷钾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并能使土壤的pH值调整至6~8,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包括:
稀土矿层,所述稀土矿层包括平地和/或多层矿层,所述多层矿层由下向上依次叠置且形成为阶梯状;
黏土阻隔层,所述黏土阻隔层设在所述稀土矿层的至少一部分上;
稀土尾矿改良层,所述稀土尾矿改良层设在所述黏土阻隔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稀土尾矿改良层包括壤土、有机质、膨润土和钙镁磷肥;
植被,所述植被种植在所述稀土尾矿改良层的至少一部分上,
截水沟、截流沟和截洪沟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截水沟设在所述修复生态型稀土尾矿的外围,所述多层矿层中的至少之一设有截流沟,所述截洪沟设在所述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上的顶部和/或沿所述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坡度的侧面,
其中,所述截水沟、所述截流沟和所述截洪沟的沟身分别独立地为混凝土结构,且所述截水沟、所述截流沟和所述截洪沟每隔15~20m和/或转折处分别独立地设有变形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