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7385.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武建国;王晓鸣;刘冬;梁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船体 清洗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质量轻,方便搬运,清洗效率高,通过人工操作机器人对船体进行清洗,使得船舶的航行阻力减小,较少油耗,延长船舶的进坞周期,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船舶保养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与人工清洗作业方式比较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机器人主体使用304不锈钢和表面硬质氧化的铝合金部件,同时安装若干可拆换的牺牲阳极环,保护重要零件不受腐蚀,在机器人机架上固定了防撞胶条,使得机器人的耐腐蚀性好、整体结构可靠,极大的延长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
背景技术
海运船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后,其船身的水下部分会被一层海洋生物附着,这会导致船舶的航行速度变慢,油耗增加,使得海洋运输的经济成本增高,而人工清洗效率低,危险系数高,同时可进行船身清洗的船坞相对不足,且清洗费用昂贵,所以研制一款能够清洗水下船体附着物的机器人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质量轻,方便搬运,清洗效率高,通过人工操作机器人对船体进行清洗,使得船舶的航行阻力减小,较少油耗,延长船舶的进坞周期,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船舶保养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与人工清洗作业方式比较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机器人主体使用304不锈钢和表面硬质氧化的铝合金部件,同时安装若干可拆换的牺牲阳极环,保护重要零件不受腐蚀,在机器人机架上固定了防撞胶条,使得机器人的耐腐蚀性好、整体结构可靠,极大的延长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包括上壳、吊环螺母、吊环垫片、照明灯、摄像头、防撞胶条、机架、万向轮、推进器1、推进器2、排线版、控制舱、起吊架、摄像头座、照明灯座、牺牲阳极环、补偿器、补偿器座、清洗模块座、清洗模块扣件、清洗模块、推进器座1和推进器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座通过螺栓居中固定在机架两端,前后各一个,摄像头通过喉箍固定在摄像头座上,照明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两端,位于摄像头座两侧,前后各两个,防撞胶条套在机架的防撞边上,万向轮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底部的四个角上,推进器座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两端,前后各两个,推进器1通过喉箍固定在推进器座1上,呈外“八”字形分布,推进器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侧面垂直的不锈钢板上,推进器2通过喉箍固定在推进器座2上,排线版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方,两个清洗模块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中部下方两块垂直的不锈钢板上,清洗模块通过清洗模块扣件固定在清洗模块座上,控制舱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中部水平的不锈钢板上,并通过水密缆与推进器1、推进器2、照明灯、摄像头和清洗模块相连,起吊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位于控制舱正上方,补偿器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中部垂直的不锈钢板上,补偿器通过喉箍固定在补偿器座上,并通过PU管与清洗模块相连,上壳通过吊环螺母和吊环垫片固定在机架上方。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机架长980mm,宽650mm,高332mm,主机架为外径30mm、壁厚2mm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内外两侧焊接有厚度2mm的不锈钢板,机架中间焊接有水平放置的控制舱固定板,控制舱固定板下方垂直焊接补偿器固定板,机架中间圆管下方垂直焊接两块清洗模块固定板,机架整体使用的不锈钢材料为304不锈钢。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上壳长970mm,宽640mm,高120mm,材料为PMI,密度400kg/m3,中间空直径80mm,四边孔直径142mm,四角孔直径16mm,整体高光喷漆。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舱长300mm,宽160mm,高82mm,内含控制电路板、电压转换器、电力载波机和交换机。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照明灯最大直径80mm、长160mm,功率50W,24V直流供电,耐压深度300m。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最大直径64mm,长度120mm,清晰度1080P,耐压深度30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7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