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6615.1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常建;王振超;金常伟;常善强;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H1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智能 救援 机器人 动力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属于救援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结构用于救援机器人上,机器人包括本体和密封在本体上的盖板,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喷水推进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至所述喷水推进装置,所述喷水推进装置包括泵喷推进器,泵喷推进器的尾端固定有文氏管,文氏管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减小,所述泵喷推进器通过文氏管向后喷水,所述文氏管的后方同轴设置有尾喷管,所述尾喷管的直径小于文氏管尾端的直径,尾喷管具有一个竖直轴,动力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尾喷管左右转动的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在波浪中稳定转弯,抗风浪前行,提高恶略天气环境下的救援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明海域搜救落水者的工作过程中,传统的救援方式主要依靠救生员携带救生器具靠近被困人员,由于施救过程速度慢、难度大,同时救生员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通常需要借助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来代替救生员进行施救工作。
现有的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大多具备运动相机和强光搜救灯,在强光搜救灯的照射下,运动相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图像采集,一旦发现落水人员,救生员可以在岸上远程控制该水上救援机器快速抵达落水人员,对落水人员实施救助。
但是在恶略天气环境下,水面上的风浪较大,救援无人船速度快、体积小,在转弯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侧翻,从而降低了救援速度,延长了救援时间,导致救生员没有多余的精力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去发现更多的落水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其优点是能够在波浪中稳定转弯,抗风浪前行,提高恶略天气环境下的救援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的动力驱动装置,该结构用于救援机器人上,机器人包括本体和密封在本体上的盖板,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喷水推进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提供动力至所述喷水推进装置,所述喷水推进装置包括泵喷推进器,泵喷推进器的尾端固定有文氏管,文氏管的直径从前到后逐渐减小,所述泵喷推进器通过文氏管向后喷水,所述文氏管的后方同轴设置有尾喷管,所述尾喷管的直径小于文氏管尾端的直径,尾喷管具有一个竖直轴,动力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尾喷管左右转动的转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密封盖合在本体上能够避免行驶中海水进入到本体内部,动力驱动装置为泵喷推进器的工作提供动力,泵喷推进器通过向后喷水使得本体获得向前的推动力,在转向机构的作用下,控制尾喷管绕竖直轴左右摆动,从而能够调整泵喷推进器的喷水方向,进而使得本体获得稳定转弯的动力,在无人船发生倾斜时,可以控制泵喷推进器向本体倾斜的一侧喷水,将本体摆正,使得无人船能够在风浪中继续前行,为救援任务的完成争取了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喷管的上下两端竖直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文氏管的上下两端固接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内均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尾端从各自的一侧插入到所述限位柱内,以限制尾喷管绕两个内六角螺栓所在的轴线为竖直轴左右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喷管以两个内六角螺栓所在的轴线为竖直轴,在转向机构的作用下,控制尾喷管向后左或者后右摆动,从而使得无人船能够获得向右或向左的动力,从而能够达到稳定转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舵机、舵盘和舵机拉杆,所述舵盘安装在舵机上,所述舵机拉杆的一端伸出本体并且固定连接在尾喷管的顶端,所述舵机拉杆的另一端受舵盘控制,通过转动舵盘驱使舵机拉杆带动尾喷管的左右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舵盘可以方便及时的控制无人船转弯,减少在风浪中因转弯不及时而导致无人船侧翻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6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快插式小型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吸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