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客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58750.3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迎;吴亿超;陈树威;郭瑞;陈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B60K1/00;B60K1/04;B62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岳永先;李健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客车 | ||
1.一种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车厢(1),该前车厢(1)设有彼此间隔的第一车桥(11)和第二车桥(12);
中车厢(2),该中车厢(2)设有第三车桥(13),且所述中车厢(2)通过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连接至所述前车厢(1)的尾端;
后车厢(3),该后车厢(3)设有第四车桥(14),且所述后车厢(3)通过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连接至所述中车厢(2)的远离所述前车厢(1)的一端;以及,
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包(6)和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电连接至所述电池包(6),并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车桥(11)、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桥(11)为转向桥,所述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各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桥(11)、第二车桥(12)、第三车桥(13)和第四车桥(14)中的两者为驱动桥,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信号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控制器(8),并设置为能够被选择性控制为单桥驱动或双桥驱动,
并且/或者,所述驱动电机为轮边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具有位于车厢地板下侧的底盘车架(9),所述电池包(6)安装于该底盘车架(9)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车桥(11)与第二车桥(12)、第二车桥(12)与第三车桥(13)和/或第三车桥(13)与第四车桥(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在所述底盘车架(9)左右两半侧等重安装的多组所述电池包(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分别具有顶骨架(15)和侧围骨架(16),所述顶骨架(15)的横向梁(15A)与所述侧围骨架(16)顶部的纵向梁(16A)在相接处通过由紧固件连接的连接件(17)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骨架(15)形成为具有拱形截面,并且/或者,相对的所述侧围骨架(16)的顶部间距小于底部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客车的两侧均设有车门(10),并且/或者,所述前车厢(1)、中车厢(2)和后车厢(3)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车门(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客车内设有乘客座椅(18)和轮椅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连接组件(4)和第二铰接连接组件(5)分别包括铰接盘(19)和铰接蓬(20),该铰接蓬(20)在周向封闭所述前车厢(1)与中车厢(2)、中车厢(2)与后车厢(3)之间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87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救用多功能心肺复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吊挂机用的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