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智能芯片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5871.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6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王政;丁锐;魏巍;张江;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连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25/30 | 分类号: | B42D25/30;B42D25/20;B42D25/4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智能 芯片 贴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FID智能芯片贴合装置,包括宣纸以及粘贴在宣纸表面的RFID智能芯片。通过在宣纸表面贴上智能芯片、智能芯片防伪、对智能芯片信息进行管理、使用带有NFC的手机或其他阅读器来识别芯片信息。通过RFID芯片可以做到更好地防伪,生产者、制造商、艺术家以及普通用户等,都可以通过扫描芯片来记录或追溯宣纸的信息。同时,RFID智能芯片成本低,解决了成本太高不能普及的问题。使用本申请中的贴合装置进行贴合,能够自动完成刷胶、贴合、打包的步骤,方便使用,且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ID智能芯片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宣纸质地柔韧、细腻匀整、色泽耐久,是中国传统的手工书画用纸,长期以来,书画作品的真伪鉴别是一个持久性、普遍性的社会难题。因此宣纸的防伪是书画作品真伪鉴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防伪溯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宣纸防伪溯源技术,通过带有NFC手机或者其他阅读器读取到芯片信息。
目前宣纸现有防伪识别技术的方法以及缺陷如下:
1)人工鉴别方式
传统的宣纸鉴别主要着眼于物质形态,对鉴别者的经验和学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2)荧光防伪方式
荧光防伪是在纸张中加入荧光之类的防伪材料进行防伪,但是一般情况下荧光材料的耐物理化学性能较差,在高温、高湿或酸、碱环境下,防伪特性会减弱直至消失。
3)二维码防伪方式
条形码是现在比较常见的防伪标签形式,应用广泛,制作简单,但二维码易于复制,防伪系数不高,造假可能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 智能芯片贴合装置,通过在宣纸表面贴上智能芯片、智能芯片防伪、对智能芯片信息进行管理、使用带有NFC的手机或其他阅读器来识别芯片信息。通过RFID芯片可以做到更好地防伪,生产者、制造商、艺术家以及普通用户等,都可以通过扫描芯片来记录或追溯宣纸的信息。同时,RFID智能芯片成本低,解决了成本太高不能普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A.如何保证每张宣纸的唯一,不可伪造,又可以追溯到宣纸的来源信息,进而实现通过宣纸的防伪进行书画作品真伪鉴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表面贴合有RFID智能芯片的宣纸,包括宣纸以及粘贴在宣纸表面的RFID智能芯片。
一种RFID智能芯片贴合装置,用于将RFID智能芯片贴合在宣纸上,包括RFID智能芯片、用于供给宣纸的卷纸收放装置以及芯片输送装置,所述卷纸收放装置以及芯片输送装置均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外部,所述芯片输送装置包括芯片输送驱动轮以及芯片输送从动轮,且芯片输送驱动轮与芯片输送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RFID智能芯片通过传动带运输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芯片输送从动轮转动嵌在安装支板中,且安装支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底壁上,所述安装支板的上端面铰接有第一抵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抵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在第一通孔内转动,所述第一抵板的另一端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弹簧与安装支板的上端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连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连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5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刮料式鸡舍清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拼缝对齐装置及墙纸铺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