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玩具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4875.6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清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芽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00 | 分类号: | A63H3/00;A63H3/36;A63H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215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玩具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玩具机器人,包括:头部、躯干、左臂、右臂、脚部驱动装置,头部连接躯干,躯干两侧相对设置有左臂与右臂,躯干底部设有脚部驱动装置;脚部驱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微型马达、固定块、移动杆,固定块上安装有微型马达,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齿轮组、框体、车轮、旋转电机,框体内设有驱动马达,框体通过转轴连接旋转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马达和转轮的配合作用,使移动杆实现升降,驱动马达带动齿轮组,从而使车轮转动行走,旋转电机可以带动框体的转向,使车轮可以万向转动,从而使玩具机器人同时实现升降、转向、行走等功能,避免了遭遇阻拦物体时卡住不能行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玩具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机器人玩具,现有的机器人玩具通常是通过对卡片进行识别,实现行走,但是,由于现有机器人大多是通过电机驱动,实现简单行走,遭遇阻拦物体时,往往被卡住,难以行走,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升降、转向、行走的玩具机器人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升降、转向、行走的玩具机器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玩具机器人,包括:头部、躯干、左臂、右臂、脚部驱动装置,所述头部连接所述躯干,所述躯干两侧相对设置有所述左臂与所述右臂,所述躯干底部设有所述脚部驱动装置;所述脚部驱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微型马达、转轮、固定块、移动杆,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所述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轮,所述转轮啮合所述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齿轮组、框体、车轮、旋转电机,所述框体内设有所述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齿轮组连接所述车轮,所述车轮的两侧通过连轴固定于所述框体内,所述框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旋转电机。
优选的,所述脚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左轮和驱动右轮,所述驱动左轮和所述驱动右轮均由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和所述升降组件组成,所述驱动左轮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驱动右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转轮,所述转轮间通过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轴套接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下方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框体的相嵌套。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上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与所述转轮相啮合,所述移动杆远离车轮的一端上设有阻拦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所述移动杆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马达和转轮的配合作用,使移动杆实现升降,驱动马达带动齿轮组,从而使车轮转动行走,旋转电机可以带动框体的转向,使车轮可以万向转动,从而使玩具机器人同时实现升降、转向、行走等功能,避免了遭遇阻拦物体时卡住不能行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玩具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脚部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脚部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头部,2-左臂,3-脚部驱动装置,4-右臂,5-躯干,301-阻拦杆,302-微型马达,303-固定块,304-转轴,305-旋转电机,306-转轮,307-移动杆,308-固定杆,309-驱动右轮,3010-框体,3011-减震弹簧,3012-车轮,3013-齿轮组,3014-连接环,3015-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芽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贝芽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4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无尘子母锯
- 下一篇:一种生料带复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