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的稳定高效对拖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9627.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5 | 分类号: | 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动力 总成 稳定 高效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的稳定高效对拖测试系统,包括供电电源、第一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第二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每个电驱动桥动力总成包括采用变频控制器驱动控制的电机、变速器和差速器,差速器包括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其中,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的传动比相同,且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用于确保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的同速旋转;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的同速旋转,利于更精准地检测评估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的相关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桥总成的测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的稳定高效对拖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的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方向的(前和/或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其结构一般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行星架组成。差速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汽车在转弯、不平路面或极端路面环境下行驶时,确保左右车轮实现不同转速滚动,通过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来确保汽车的安全形势性能。进一步来说,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作为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也是大多数汽车企业最为关注的零部件之一,驱动桥动力总成的性能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的整车性能。
因此,为了实现对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评价,需要对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尤其是耐久可靠性测试,是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必不可少的测试验证环节。现有的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的检测技术均是采用测功机模拟各种加载环境来实现对驱动桥动力总成的性能测试。然而这种检测方案对于检测资源的耗费是巨大的,具体来说,由于差速器具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因此需要分别在每个动力输出端设置一个测功机或测试系统平台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特别在进行耐久可靠性测试(通常长达数千小时)时,这就意味着单个驱动桥动力总成系统需要占用2台测功机几千小时的测试时间,其测试成本毫无疑义是非常高昂的。
现有的差速器检测结构可以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718103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差速器耐久试验台检测设备,包括控制柜、监测箱和底座,所述控制柜一侧设有转速调节旋钮和定时调节旋钮,且转速调节旋钮位于定时调节旋钮上方,所述控制柜一侧设有转速表,所述控制柜内部设有电机和控制板,且电机位于控制板上方,所述控制柜顶部设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一侧设有监测显示屏,所述监测箱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和工作提示灯。
现有技术为了降低差速器的耐久可靠性测试成本,已有一些技术方案公开:如公开号为CN10910015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差速器耐久可靠性试验检测装置,在传动轴上的驱动轮与从动轴上的从动轮连接,电机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上的驱动轮带动从动轴上的从动轮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轴旋转,将需要检测的驱动桥差速器分别放置在传动轴、从动轴上进行耐久可靠性试验检测,进而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CN207181036U和CN109100153A均是采用测功机(内设电机)来实现对差速器的耐久可靠性测试,其中,CN109100153A还提出对测功机电机进行改进输出多个从动轴来同时进行差速器的耐久可靠性测试,其所采用测试结构的安装强度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而且占用体积大,以及测试能耗也非常高。
在以上技术背景下,基于本申请发明人在汽车驱动桥动力总成检测领域的多年研发经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对于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结构的深入研究,决定提出全新的电驱动桥动力总成测试思路,解决其测试成本过于高昂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的稳定高效对拖测试系统,可以确保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的同速旋转,利于更精准地检测评估电驱动桥动力总成的相关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9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