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磨材料成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06268.5 | 申请日: | 2019-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2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亮;付菁媛;李爽;刘浩;时彦林;张欣杰;刘丹;张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B22F3/04;B22F3/10;B22F1/00;C22C47/06;C22C47/14;C22C49/02;C22C101/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材料 成型 设备 | ||
1.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台(100),沿所述振动台(100)的轴向振动;
筒体(200),沿轴向贯通且设置于所述振动台(100)上,所述筒体(200)上设有注料器(410);所述筒体(200)的上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筒体(200)侧壁设置的气嘴(430),所述气嘴(430)的开口向所述筒体(200)的下方中心处倾斜;
底板(300),设置于所述筒体(200)的底部且与所述筒体(200)可拆卸连接;
上固定板(510),设置于所述筒体(200)的顶部且用于固定碳纤维(800)的上端;以及
下固定板(520),与所述底板(300)固接且用于固定碳纤维(800)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0)包括上筒体(210)以及位于所述上筒体(210)下部且与所述上筒体(210)可拆卸连接的下筒体(220),所述下筒体(220)的内壁上还设有柔性套(230),所述柔性套(230)的上端位于所述上筒体(210)与所述下筒体(220)之间,所述柔性套(230)的下端位于所述下筒体(220)与所述底板(30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210)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向上拉紧所述上固定板(510)的拉紧组件(600),所述拉紧组件(6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筒体(210)外壁上的基座(610)以及下端与所述基座(610)相连的弹性元件(620),所述弹性元件(620)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板(510)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220)的外周还套设有加热筒(24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210)的下端外周设有第一法兰(211),所述下筒体(220)的上端外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法兰(211)相连的第二法兰(221),所述柔性套(230)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法兰(211)和所述第二法兰(221)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510)位于所述上筒体(210)内,且所述上固定板(510)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板(511),所述上筒体(210)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所述延伸板(511)相对应且用于容纳所述延伸板(511)的容纳孔(420),所述容纳孔(420)的高度大于所述延伸板(511)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510)和所述下固定板(520)均为ABS材质构件。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0)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下固定板(520)的安装槽,所述底板(300)与所述下固定板(520)通过螺栓相连。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器(410)包括主轴垂直于所述上筒体(210)的主轴设置的注料筒(411)以及与所述注料筒(411)滑动配合的推杆(412),所述注料筒(411)上方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料斗(413),所述进料斗(413)位于靠近所述上筒体(210)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磨材料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筒(411)与所述上筒体(210)相连的一端设有锥形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6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沉积的净浆输送用螺杆泵
- 下一篇:管道内行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