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厢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4847.2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捷全;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G01N33/00;B01D46/12;B01D53/26;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厢 二氧化碳 浓度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厢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包括厢顶,厢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导杆的两端杆身均套设有套管,套管的底部管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的下方设置有储气仓,储气仓的两侧均设置有集气仓,且储气仓的底部安装有传感器本体,传感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外壳,外壳固定连接在储气仓的底部,其内部安装有风机,风机与传感器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气管,且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吸气管贯穿储气仓的底部并延伸至储气仓的内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节安装位置,检测范围广,效率和准确性高,可有效过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杂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车厢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厢中,由于人的呼吸,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增加,当二氧化碳浓度处于较大值时,地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就对乘客健康产生了威胁。因此,地铁运营人员需要实时了解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情况,以便对地铁公共区的工况进行及时调整,以保证车厢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目前,地铁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大多依靠专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而现有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大多固定安装在地铁车厢内,无法随意移动位置,从而使得二氧化碳的检测范围过小,降低了检测的效率,并且检测时二氧化碳气体中往往含有一些水分和杂质颗粒,现有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无法对其进行过滤,从而影响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急需对现有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位置固定,检测范围小、效率低,并且无法二氧化碳气体中的过滤杂质,影响检测准确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铁车厢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一种地铁车厢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具有可调节安装位置,检测范围广,效率和准确性高,可有效过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杂质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厢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包括厢顶,所述厢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杆身均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管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下方设置有储气仓,所述储气仓的两侧均设置有集气仓,且所述储气仓的底部安装有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储气仓的底部,其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与传感器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气管,且所述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贯穿储气仓的底部并延伸至储气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储气仓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板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轮架,所述第二轮架上安装有导轮,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导轮的轮壁表面均匀分布有一圈轮齿,所述限位板靠近导轮一侧的侧壁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导轮轮齿相啮合的条齿。
优选的,所述活动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插入有升降杆,且所述限位管的底端管壁开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储气仓的顶部,其杆身开设有若干个与螺栓相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储气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安装有过滤网,其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储气仓的两侧内腔底部均开设有与过滤板相配合的卡槽,所述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安装在储气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集气仓与储气仓互为连通,且所述集气仓的外壁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探头,每个所述探头均与集气仓的内腔互为连通,其表面为弧形,且所述探头的弧形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管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轮架,所述第一轮架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厢顶的表面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4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表面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旋转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