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把套的尾塞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3070.8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3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邵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华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B62K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车把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把套的尾塞安装结构,包括内套及套设于内套外壁的外套,内套的端部设置有凸环,凸环沿内套的径向向内延伸,外套的内壁与凸环端部形成有台阶;内套端部设置有尾塞本体,尾塞本体包括有塞头、同轴连接于塞头的连接柱、设置于连接柱的止脱块,塞头与外套的内壁过盈配合且与台阶相抵,止脱块穿过凸环并伸入内套内,且止脱块与凸环止脱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在尾塞本体的塞头上设置方形块,具有安装牢固、不易脱落的效果;采用在第二方形块和第三方形块的侧壁对应开设第一形变槽和第二形变槽,可提供形变空间,在形变过程中不易损坏;采用加强筋可加强连接柱的弯曲形变程度,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把套的尾塞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骑自行车达到健身的目的。自行车的手柄处通常设置有把套,把套的端部安装有尾塞,常见的尾塞通过直接塞入的方式安装于把套内,通过尾塞自身橡胶材质的弹性作用进行固定。
现有公开号为CN1076002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童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脚踏机构和车把,车把包括车把本体、把套和尾塞,把套套于车把本体的两侧,且尾塞塞于把套的尾部,车把本体为空心管,车把本体的内部且对应于把套的位置设有轴流风机,车把本体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把套具有第二通风孔,尾塞具有3-8各进风口,车把本体内部且轴流风机于尾塞之间设有杀菌过滤网,把套包括弹性本体和涂于弹性本体表面的抑菌层;还包括防雨套。
但上述一种新型儿童自行车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尾塞采用直接塞入的方式塞于把套的尾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振动作用,容易从把手上脱落,导致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把套的尾塞安装结构,采用在尾塞本体的塞头上设置止脱块,具有尾塞本体安装牢固、不易脱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把套的尾塞安装结构,包括内套及套设于内套外壁的外套,内套的端部设置有凸环,凸环沿内套的径向向内延伸,外套的内壁与凸环端部形成有台阶;内套端部设置有尾塞本体,尾塞本体包括有塞头、同轴连接于塞头的连接柱、设置于连接柱的止脱块,塞头与外套的内壁过盈配合且与台阶相抵,止脱块穿过凸环并伸入内套内,且止脱块与凸环止脱配合;止脱块的外周至少部分与内套的内壁接触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材质的尾塞本体塞入把套中,止脱块随连接柱经内套的套口伸入至内套中,直至塞头的内端面与台阶相抵,凸块与止脱块配合起到止脱作用,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尾塞本体长期受到震动作用,也不易从把套中脱落,具有安装较牢固的效果;由于止脱块侧壁部分与内套相接触,当尾塞本体插入至内套中时,止脱块侧壁与内套的内壁抵紧,如此可使连接更紧密,即使长期震动也不易发生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止脱块设置为方形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方形块至少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方形块包括沿连接柱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方形块、第二方形块和第三方形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方形块位于远离塞头的一端,第一方形块的边长小于第二方形块和第三方形块的边长,第二方形块的边长与第三方形块的边长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方形块的边长较小,当把塞头塞入把套内时,第一方形块伸入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方形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形变槽,第三方形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形变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华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华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3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