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和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8497.2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攀;温超;张晓伟;朱小强;张骏飞;陈磊;刘浩;高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1/30 | 分类号: | H02K11/30;H02K5/10;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溪;臧建明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电机 传输件 第二壳体 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连接部 第一壳体 拆卸 密封 新能源汽车 密封组件 可拆卸 涂胶 检修 穿过 体内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和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电机与控制器之间涂胶密封困难,且难以拆卸的技术问题,该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包括电机以及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传输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用于供传输件穿过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输件之间具有可拆卸地第二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能方便进行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的密封,且在检修时易于拆卸传输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且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由于新能源汽车以非常规的汽车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节能环保等特征,越来越成为发展重点。
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是众多新能源车型中比较主流的车型,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中,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包括:电机以及控制器,电机壳体与控制器壳体相连,且电机壳体与控制器壳体均具有连接孔,用于供控制器中的铜排组、线束等传输件穿过。为了防止电机内的异物或者控制器内的异物在两者之间窜动,传输件与连接孔之间通常采用涂胶的方式进行密封。
然而,由于传输件与连接孔之间的接触面大,涂胶困难,且涂胶后,难以在检修时将传输件从连接孔内拆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和汽车,能方便的进行电机壳体与控制器壳体之间的密封,且在检修作业时易于拆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包括:电机以及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传输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用于供传输件穿过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输件之间具有可拆卸地第二密封组件。
如上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传输件包括:铜排组和线束;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用于供铜排组穿过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用于供线束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表面与所述铜排组之间,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表面与所述线束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铜排组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并沿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通过注塑覆盖在所述铜排组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具有沿所述第一连接孔圆周方向,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
如上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铜排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铜排、第二铜排以及第三铜排;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三个,并分别供所述第一铜排、所述第二铜排以及所述第三铜排穿过;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数量为三个,并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铜排、所述第二铜排以及所述第三铜排的外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均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可以为环形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8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