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4431.6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4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陈培专;李仁龙;魏昌华;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太阳能 薄膜 组件 定位 输送 装置 | ||
1.一种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送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的传输单元;
设置在传输组件的预定位置上,以对输送过来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进行纠偏定位的定位单元;
设置在传输组件的输出端,以将纠偏后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搬移至工作台的执行单元;
其中,所述执行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框架支撑机构;
设置于支撑机构上,并与定位后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进行抓取的机械手;
与机械手相配合,以让机械手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移动,实现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抓取、输送的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于框架支撑机构一侧的第一动力机构,其动力输出端通过伸缩机构与机械手连接,实现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第二伸缩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于框架支撑机构上的第一横梁;
设置于第一横梁下方,以使机械手可实现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
设置于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横梁;
设置于第二横梁下方,以使机械手可松开、夹紧动作,进一步实现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抓取操作的第三气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设置于传输组件输出端上的至少两个定位用第一气缸;
分别设置于各定位气缸前端的至少一组光敏传感器;
分别与传输单元、定位单元、执行单元通信连接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被配置为包括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以使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夹片、第二夹片;
其中,所述第一夹片通过相配合的固定板与第二横梁连接;
所述第二夹片通过第三气缸与第二横梁连接,进而通过第三气缸的上下动作调整第二夹片与第一夹片在空间上的间距,完成对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的松开、夹紧动作;
所述第二夹片在与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相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支撑机构上相对设置有与机械手水平运动方向相配合的滑轨或滑槽;
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与滑轨或滑槽相配合的滑轮或滑台;
所述伸缩机构被配置为与动力机构输出端、第一横梁相配合的丝杆、套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平行的多个传输带;
设置在传输带之间,且与其在空间上平行的多组U形固定件,其敞开端上分别设置多组滚筒;
所述光敏传感器、第一气缸被分别配置在对应的固定件上,且各自在空间上呈直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44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继电器综合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继电器衔铁组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