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1276.2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6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麦宇雄;舒开连;刘洋;李峰;李彬;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3/00 | 分类号: | B65G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集装箱码头 堆场 新型 综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属于管沟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若干条纵向管沟和若干条横向管沟,各纵向管沟由沿纵向穿设在港区道路、集装箱拖车道和龙门吊轨道区域的纵向暗埋段和设置在集装箱堆场箱区与道路之间的安全区域内且连接相邻两段纵向暗埋段的若干纵向盖板段组成;各横向管沟由沿横向穿设在港区道路、集装箱拖车道和龙门吊轨道区域的横向暗埋段和设置在集装箱堆场箱区与道路之间的安全区域内且连接相邻两段横向暗埋段的若干横向盖板段组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网状化,成本低的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用于满足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管线入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管沟系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综合管廊发展迅速,但港区的综合管廊(沟)发展严重滞后于城乡综合管廊的发展水平,目前港区综合管线建设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常规的穿管埋地敷设的状况。由于港区普遍在海域填海形成,采用地基处理等技术进行处理后,在后期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工后沉降,对管线后期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现有城市综合管廊系统为公共管廊,入廊管线种类多,造成管廊规模大、埋深大且封闭,初始投资大;管廊内部的附属设施多,运营成本高,因此目前的城市综合管廊系统也不太适用于港区的营运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状化,成本低的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包括若干条纵向管沟和若干条横向管沟,各纵向管沟由沿纵向穿设在港区道路、集装箱拖车道和龙门吊轨道区域的纵向暗埋段和设置在集装箱堆场箱区与道路之间的安全区域内且连接相邻两段纵向暗埋段的若干纵向盖板段组成;
各横向管沟由沿横向穿设在港区道路、集装箱拖车道和龙门吊轨道区域的横向暗埋段和设置在集装箱堆场箱区与道路之间的安全区域内且连接相邻两段横向暗埋段的若干横向盖板段组成;各纵向管沟与各横向管沟之间相互贯通组成网状化结构。
上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中,所述纵向暗埋段和横向暗埋段均由设置在港区道路、集装箱拖车道和龙门吊轨道区域的管沟内底部的第一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以及设置在第一侧板顶端的第一顶板组成,第一底板、两块第一侧板和第一顶板构成环形封闭空间。
上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中,所述纵向盖板段由设置在集装箱堆场箱区与道路之间的安全区域内的管沟内底部且连接相邻两段纵向暗埋段上的第一底板的第二底板、设置在第二底板两侧的第二侧板、架设在第二侧板顶端的第二顶板、沿第二顶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盖板组成。
上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中,所述第二顶板上设置有与各第一盖板一一对应的第一环形隔水环,各第一盖板可拆卸式设置在对应的第一环形隔水环开口部上端,第一环形隔水环的上端与路面之间的间距为25-35cm。
上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中,所述横向盖板段由设置在集装箱堆场箱区与道路之间的安全区域内的管沟内底部且连接相邻两段横向暗埋段上的第一底板的第三底板、设置在第三底板两侧的第三侧板、架设在第三侧板顶端的第三顶板、沿第三顶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盖板组成。
上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中,所述第三顶板上设置有与各第二盖板一一对应的第二环形隔水环,各第二盖板可拆卸式设置在对应的第二环形隔水环开口部上端,第二环形隔水环的上端与路面之间的间距为25-35cm。
上述的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型综合管沟系统中,所述纵向管沟和横向管沟的深度为1-3m,宽度为0.7-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1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