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31557.3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钰;李稳;张柏松;何勇;刘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物智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4/04 | 分类号: | B62D24/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机器人 减震 底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特涉及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本实用新型每个减震单元包括两个对称的X结构件,X结构件包括下固定座、球铰链、套筒、支撑杆、弹簧、活动连接、上固定座,每个X结构件包括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中间通过活动连接在一起,支撑杆外层设置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设置套筒,通过两侧的套筒将弹簧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两端分别为球铰链,球铰链分别卡在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内,上固定座固定在承载平台上,下固定座固定在底盘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提升系统的抗震能力,适合于凹凸不平的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特涉及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领域逐渐减少人工劳动,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机械操作,建筑机器人被行业逐渐使用。而建筑工地路面环境比较恶劣,路面凹凸不平,致使运输材料震动幅度较大。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便于上下料的建筑用机器》(申请号201710988342.2),其包括轮子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滑层,所述箱体A的两个侧面底部固定有水平的杆,所述杆的下端固定有轮子,所述箱体A内部上端固定有四根垂直方向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板,所述板的下端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缸上端与板接触的缝隙中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液压缸竖直固定在箱体A底面上端,所述箱体A的侧面固定有箱体B和把手。该专利通过防滑层使推动过程中不会打滑,但其整个底盘系统为硬性连接,震动非常巨大,在运输某些精密设备时,如空调、监控系统、液压机械等,因为震动较大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如果运输液体,如涂料、搅拌后的水泥等,则容易溢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可根据设计需求配置,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包括底盘、承载平台、减震单元、行走轮,底盘上设置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减震单元,减震单元上部与承载平台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减震单元包括两个对称的X结构件,X结构件包括下固定座、球铰链、套筒、支撑杆、弹簧、活动连接、上固定座,每个X结构件包括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中间通过活动连接在一起,支撑杆外层设置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设置套筒,通过两侧的套筒将弹簧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两端分别为球铰链,球铰链分别卡在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内,上固定座固定在承载平台上,下固定座固定在底盘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为铰链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减震单元为五个或六个。
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减震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与电机连接,通过传动系统驱动行走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可提升系统的抗震能力,适合于凹凸不平的路面。二是可以根据系统的承载能力布置多个结构相同的减震单元,便于设备的升级改造和不同型号产品的模块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去除承载平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底盘1、承载平台2、减震单元3、固定座31、球铰链32、套筒33、支撑杆34、弹簧35、活动连接36、上固定座37,行走轮4、传动系统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物智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物智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1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