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29895.3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镇邓元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杆 悬架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其结构包括左板体和右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均呈U字型,左板体和右板体左右相互焊接形成封闭的腔体,腔体呈U字型,腔体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孔,腔体的前端朝外延伸有固定端,腔体的后端设有后橡胶衬套,固定端上设有前橡胶衬套,本实用新型避免上控制臂在受到挤压时防锈漆的掉落,延长了上控制臂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上控制臂在使用时上跳或者下跳的幅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导向和传力部件,上控制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而且还可以同时保证车轮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上控制臂会受到来自于外界的挤压,在上控制臂受到挤压过程中,传统的对上控制臂进行喷涂防锈漆大都都是通过人工喷涂的方式进行,这种喷涂方式的选择在上控制臂挤压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喷涂漆的掉落,导致上控制臂容易上锈,降低了上控制臂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上控制臂受到挤压过程中,上控制臂会上跳或者下跳,这种上跳或者下跳很容易造成对汽车其他零部件的干涉,因此研究一种降低上控制臂上跳或者下跳幅度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包括左板体和右板体,左板体和右板体均呈U字型,左板体和右板体左右相互焊接形成封闭的腔体,腔体呈U字型,腔体的表面和内部均电泳有防锈漆,腔体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孔,腔体的前端朝外延伸有固定端,腔体的后端设有后橡胶衬套,固定端上设有前橡胶衬套。
进一步的,上述固定端和腔体一体成型时形成向内凹陷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上述固定端上设有和悬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为半开型的矩形框架,固定支架的开口和固定端焊接固定,固定支架的顶部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腔体选择为电泳漆的方式有利于后续成型后的上控制臂在受到外界的挤压时表面的喷漆不会掉落,一方面,保证了腔体整体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提高了腔体的防锈性能,而在腔体底部漏液孔的设计保证电泳时零件腔体内部能完全电泳,防止内部发生锈蚀。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固定端朝腔体3的前端延伸,使得固定端上的前橡胶衬套和腔体后端上的后橡胶衬套之间的距离增加,在将上控制臂安装到汽车悬架后,在上控制臂上跳或者下跳时,这种距离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腔体前端和后端之间的扭矩,降低了上控制臂上跳或者下跳时的幅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上控制臂,在将同样为U字型的左板体和右板体左右相互焊接形成腔体,形成的腔体也为U字型,这种形成的腔体左右对称,可以保证左右共用,减少了零件物料管理,降低了开发费用和零件成本,便于平台化,这种焊接形成的腔体为封闭型有利于提高上控制臂的使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29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