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6198.4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强;黄赞扬;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鼎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2 | 代理人: | 曾文娟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cd 模组 保护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吸附机构,粘膜机构以及撕膜机构,粘膜机构和撕膜机构平行设于吸附机构的一侧,粘膜机构粘取吸附在吸附机构中的LCD模组保护膜的底面形成起撕角,再由撕膜机构夹取起撕角作旋转运动进行撕膜,还包括与基座背面连接用以带动撕膜机构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在撕膜时胶带只需要粘附形成起撕角与保护膜接触时间非常短,胶带耗材少,且采用下撕膜方式异物率小,另外撕膜机构中的夹爪可同时作旋转运动和相对撕角开口反方向水平移动,撕膜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大尺寸保护膜的快速撕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LCD模组的表面,LCD模组在与LCD背光组装前表面都贴有一层保护膜,在LCD模组和LCD背光组装时需要把该保护膜撕离,传统撕膜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工撕膜,或卷材撕膜胶带自动撕膜,一般是先将保护膜的一角起开,然后再将整块撕下,但人工方法效率底、异物率高,卷材撕膜胶带撕膜需要消耗的胶带耗材多。
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自动撕膜机构,比如专利号为20132068257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CD撕膜机构,胶带一端由放带轮引出经过撕膜平台上方和过渡滚筒,由卷带胶辊引入收带轮,胶带在撕膜平台上有粘性的一面朝上,LCD通过机械手控制贴在胶带上,通过撕膜平台的运动,带动胶带将膜从LCD上撕下可实现自动化批量化撕膜,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胶带需要依次穿过放带轮、收带轮以及卷带胶辊等收拉胶带的机构,结构复杂且胶带拉扯过长容易出现断裂;二是整个撕膜过程都需要胶带持续粘连在保护膜上对胶带的粘性要求高,胶带损耗大;三是对于大尺寸的LCD模组保护膜无法实现快速有效撕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物率小,撕膜效率高、胶带耗材少且可用于大尺寸保护膜撕离的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CD模组保护膜撕离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吸附机构,粘膜机构以及撕膜机构,所述粘膜机构和所述撕膜机构平行设于所述吸附机构的一侧,所述粘膜机构粘取吸附在所述吸附机构中的所述LCD模组保护膜的底面形成起撕角,再由所述撕膜机构夹取所述起撕角作旋转运动进行撕膜;
所述吸附机构包括下真空吸附平台、上真空吸附平台以及连接在所述下真空吸附平台下方的平台升降气缸,所述平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上真空吸附平台与机械手连接并可在所述机械手的控制下作旋转或平移运动;
所述粘膜机构包括水平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的滚轮升降气缸、连接在所述滚轮升降气缸顶端的胶带滚轮;
所述撕膜机构包括夹爪、夹爪抓取气缸、夹爪升降气缸和夹爪旋转电机,所述夹爪升降气缸与所述夹爪旋转电机垂直连接,所述夹爪抓取气缸连接在所述夹爪升降气缸的顶部,所述夹爪连接在所述夹爪抓取气缸的侧面且所述夹爪的开合面与所述下真空吸附平台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6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厂房管道用钢型支吊架
- 下一篇:一种鞋底注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