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摇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13447.4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孙李林 |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加工 中心 摇臂 机构 | ||
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摇臂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固定板下表面的中心上固定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旋转台的下表面上,旋转台的上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右端上插设有两个一号丝杆,旋转台下表面的右端上固定有二号电机,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上固定有限位板,右侧限位板的右侧壁上固定有三号电机,二号丝杆上丝母的下表面上固定有连接板,直线滑轨固定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机械抓手,机械抓手可通过二号丝杆带动其在支撑板上左右移动,支撑板可通过一号丝杆带动其上下移动,一号丝杆可通过旋转台带动其转动,从而可对工件进行精准的搬运,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摇臂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心可对工件进行精确加工,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搬运,方便对工件的各个面进行加工,此类搬运机构可以统称为机械摇臂,通用型机械摇臂可转动方向受到其关节数量的限制,只能再固定方向上进行运动,无法将工件进行精准的搬运,无法满足高端加工中心的使用需求,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机械加工中心用摇臂机构,机械抓手可通过二号丝杆带动其在支撑板上左右移动,支撑板可通过一号丝杆带动其上下移动,一号丝杆可通过旋转台带动其转动,从而可对工件进行精准的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板、支脚、旋转台、圆形滑轨、弧形滑块、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支撑板、一号丝杆、直线滑轨、直行滑块、机械抓手、限位板和二号丝杆,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脚,固定板下表面的中心上固定有一号电机,该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固定板后,固定在旋转台的下表面上,旋转台的下表面上等角固定有数个弧形滑块,该弧形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圆形滑轨上,该圆形滑轨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上,旋转台的上侧悬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右端上插设有两个一号丝杆,两个一号丝杆螺纹相反设置,支撑板的内侧壁与一号丝杆上的丝母固定连接,一号丝杆的下端均穿过齿轮后,通过轴承与旋转台旋接,一号丝杆与齿轮固定连接,两个齿轮啮合设置,旋转台下表面的右端上固定有二号电机,该二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旋转台后,与右侧一号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上均固定有限位板,右侧限位板的右侧壁上固定有三号电机,该三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右侧的限位板后,与二号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该二号丝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左侧的限位板旋接,二号丝杆上丝母的下表面上固定有连接板,该连接板后端的上表面固定在直行滑块上,该直行滑块滑动设置在直线滑轨上,该直线滑轨固定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机械抓手。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该防护罩的下端固定在旋转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台上表面的后侧上固定有倒L型支架,该倒L型支架上端横板的下表面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一号丝杆的上端旋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脚由一号杆和二号杆构成,一号杆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其下端插设在二号杆内,且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电机的下侧设有挡板,该挡板的四角分别与四边的二号杆固定连接,挡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四号电机,该四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且其输出轴穿过挡板后,与内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内螺纹管的内部插设有螺杆,且通过螺纹旋接,该螺杆的上端穿过内螺纹管的上端后,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摇臂机构,机械抓手可通过二号丝杆带动其在支撑板上左右移动,支撑板可通过一号丝杆带动其上下移动,一号丝杆可通过旋转台带动其转动,从而可对工件进行精准的搬运,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3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眼镜片抛光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吸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