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类上料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12783.7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4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志久 |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上料仓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类上料仓,包括料仓,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使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布料车的盛料口;上料分隔板,所述上料分隔板固接在料仓的上料口内,使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第一上料口和第二上料口,其中,第一上料口内用于上彩色混凝土,使第二上料口用于上素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料仓进行垂直上料,利用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用于上彩色混凝土的第一上料口和用于上素混凝土的第二上料口,并由“Y”字形分隔板将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的中部,由“A”字形分隔板将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通过压铸成型机得到中间为彩色,两侧为素混凝土的空心砌块,既能实现料仓同时对两种颜色的混凝土进行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类上料仓。
背景技术
使用“秦砖汉瓦”毁田造屋的历史已成为过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墙体材料改革,把混凝土空心砌块及混凝土块材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推广应用,而经过多年的实践,混凝土空心砌块及混凝土块材已被人们认知和应用。
现有的空心砌块设备通常采用料仓向布料车内进行上料,再由布料车布料,将单一颜色的混凝土运输到砌块模具内,通过成型机的主机震动加压成型,得到空心砌块。但是上述设备的料仓只能将一种混凝土上料至布料车内,导致最终成型的砌块也比较单一,应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类上料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空心砌块设备只能上料一种混凝土而导致成型的砌块比较单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分类上料仓,包括:
料仓,所述料仓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其中,所述料仓的顶壁形成有上料口,所述料仓的底壁形成有出料口,使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布料车的盛料口;
上料分隔板,所述上料分隔板固接在料仓的上料口内,使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第一上料口和第二上料口,其中,第一上料口内用于上彩色混凝土,使第二上料口用于上素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口内设有“Y”字形分隔板,所述“Y”字形分隔板的上端与料仓共用第一上料口,并在“Y”字形分隔板的下端内部形成供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中部的第一下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Y”字形分隔板的第一下料通道内设有第一搅拌桨,所述料仓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一搅拌桨转动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第一转动杆和固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桨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下料通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料口内设有“A”字形分隔板,所述“A”字形分隔板固接在第二上料口的中部,其中,所述“A”字形分隔板的侧壁与料仓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的第二下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A”字形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的第二下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A”字形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搅拌桨,所述料仓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二搅拌桨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第二转动杆和固接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二桨叶,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料仓侧内壁上,并在第二转动杆上对应第二下料通道的杆壁上固接一组第二桨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志久,未经马志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2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测试压电材料声发射响应性能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轴承拆卸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