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11546.9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郑晓云;张华;杨威;洪宬;徐拥华;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报警装置,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刹车踏板、油门踏板和报警器,所述刹车踏板的右侧和下侧设有刹车红外发射装置和刹车红外接收装置,所述油门踏板的左侧和下侧设有油门红外发射装置和油门红外接收装置,所述刹车红外接收装置连接报警器,所述油门红外接收装置连接报警器,刹车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刹车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触发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油门红外接收装置接收油门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触发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其优点在于:可以在驾驶人员的脚踩上油门或者刹车之前就提醒告诉驾驶人员脚下的是油门还是刹车,避免驾驶人员出现误踩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油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使用量也在逐年的增加。汽车的大量使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由此产生了很多交通事故,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为的疏忽或者说在紧张情况下对突发情况下误操作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据调查,在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驾驶员在慌乱或者疏忽的情况下误将油门作为刹车来踩,由此加重事故或者直接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类似事故也会持续随之增加。
经统计分析发现,误将油门当踏板的大多为新手或者刚拿到驾照的驾驶员,因为他们在驾车时容易紧张,或者开车时开小差。随着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新手驾驶员也会越来越多,这也加剧了交通事故频发的概率。
根据医疗分析,驾驶员在遭遇紧张危急的情况下,驾驶员做出的第一反应是紧握方向盘然后有大约0.5S的反应时间,之后采取措施,在有些情况下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误操作将右脚下的油门当刹车踩下,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日前,南宁某驾校某学员在练习科目二倒车入库时拉死手刹,打满方向盘,油门踩到底,致使汽车在原地倒着打转,车辆最后出现严重毁坏,轮胎报废,究其原因在于学员在出现意外情况时难以判断右脚即将踩下去的时油门还是刹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让驾驶人员判断油门和刹车的报警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报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油门踏板和报警器,所述刹车踏板的右侧和下侧设有刹车红外发射装置和刹车红外接收装置,所述油门踏板的左侧和下侧设有油门红外发射装置和油门红外接收装置,所述刹车红外接收装置连接报警器,所述油门红外接收装置连接报警器,刹车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刹车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触发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油门红外接收装置接收油门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触发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红外发射装置和刹车红外接收装置安装在安装基板上,安装基板与刹车踏板非制动状态时平行,刹车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在安装基板正上方2~5厘米遇到障碍物折射后刹车红外接收装置可以收到折射后的红外信号;
所述油门红外发射装置和油门红外接收装置安装在安装基板上,安装基板与油门踏板非给油状态时平行,油门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信号在安装基板正上方2~5厘米遇到障碍物折射后油门红外接收装置可以收到折射后的红外信号。
作为优选的,所述刹车红外发射装置与安装基板之间的夹角为45°,刹车红外接收装置与安装基板之间的夹角为45°,刹车红外发射装置的信号发射端与刹车红外接收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
所述油门红外发射装置与安装基板之间的夹角为45°,油门红外接收装置与安装基板之间的夹角为45°,油门红外发射装置的信号发射端与油门红外接收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1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地铁用风机机壳熔焊工具
- 下一篇:一种空调底壳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