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1424.8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王伟强;赵秋毅;李俊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G01R25/00 |
代理公司: | 12103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电压 直流输入 检测 本实用新型 整流桥 单位功率因数 储能电容 晶体管组 逆变电压 设计过程 输出连接 输入电流 网侧电压 相位补偿 相位一致 校正装置 影响因素 耦合影响 输出 示波器 整流器 逆变 联接 接通 观测 测试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包括直流输入,所述直流输入与整流桥接通且在直流输入两端连接有储能电容,所述整流桥与三项输出连接,所述三项输出,所述三项输出中有检测端子U、检测端子V、检测端子W,通过示波器能够观测检测端子U与电网电压U1、检测端子V与电网电压V1、检测端子W与电网电压W1的波形。所述整流桥包括三组并联接于直流输入的晶体管组。本实用新型可测得逆变电压与网侧电压的偏差值,进行相位补偿后,网侧输入电流与电网电压的相位一致,本实用新型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硬件耦合影响,将这一影响因素消除,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器作为电机的驱动装置,为了保证电机长期可靠的运行,变频器的输出需保持稳定,既要求整流器输出直流稳定,又要求消除大部分电流谐波,网侧电流正弦化;且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提高整流器的效率,真正实现“绿色电能变换”。
应用SPWM脉宽调制技术的的整流器,在额定负载的情况下,直流稳定且输入电流失真度小于5%,性能良好,但未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现有的整流器在软件上虽然采用了锁相环技术,使电流追踪电压的相位,其相位差几乎为0,功率因数cosφ≈1,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但是受整流器升压电抗器等电感器件耦合的影响,软件控制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功率因数仅为0.8左右,达不到1。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包括直流输入,所述直流输入与整流桥接通且在直流输入两端连接有储能电容,所述整流桥与三项输出连接,所述三项输出,所述三项输出中有检测端子U、检测端子V、检测端子W,通过示波器能够观测检测端子U与电网电压U1、检测端子V与电网电压V1、检测端子W与电网电压W1的波形。
所述整流桥包括三组并联接于直流输入的晶体管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Sa1、晶体管Sa2、晶体管Sb1、晶体管Sb2、晶体管Sc1、晶体管Sc2。
晶体管Sa1的发射极与晶体管Sa2的集电极连接,且晶体管Sa1、晶体管Sa2之间连接引出线,所述晶体管Sa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a1阳极连接,二极管Da1阴极与晶体管Sa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a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a2阳极连接,二极管Da2阴极与晶体管Sa2的集电极连接。
晶体管Sb1的发射极与晶体管Sb2的集电极连接,且晶体管Sb1、晶体管Sb2之间连接引出线,所述晶体管Sb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b1阳极连接,二极管Db1阴极与晶体管Sb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b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b2阳极连接,二极管Db2阴极与晶体管Sb2的集电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1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