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1424.8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王伟强;赵秋毅;李俊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G01R25/00 |
代理公司: | 12103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电压 直流输入 检测 本实用新型 整流桥 单位功率因数 储能电容 晶体管组 逆变电压 设计过程 输出连接 输入电流 网侧电压 相位补偿 相位一致 校正装置 影响因素 耦合影响 输出 示波器 整流器 逆变 联接 接通 观测 测试 应用 | ||
1.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包括直流输入(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1)与整流桥(3)接通且在直流输入(1)两端连接有储能电容(2),所述整流桥(3)与三项输出(4)连接,所述三项输出(4),所述三项输出(4)中有检测端子U、检测端子V、检测端子W,通过示波器能够观测检测端子U与电网电压U1、检测端子V与电网电压V1、检测端子W与电网电压W1的波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3)包括三组并联接于直流输入(1)的晶体管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Sa1、晶体管Sa2、晶体管Sb1、晶体管Sb2、晶体管Sc1、晶体管S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晶体管Sa1的发射极与晶体管Sa2的集电极连接,且晶体管Sa1、晶体管Sa2之间连接引出线,所述晶体管Sa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a1阳极连接,二极管Da1阴极与晶体管Sa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a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a2阳极连接,二极管Da2阴极与晶体管Sa2的集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晶体管Sb1的发射极与晶体管Sb2的集电极连接,且晶体管Sb1、晶体管Sb2之间连接引出线,所述晶体管Sb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b1阳极连接,二极管Db1阴极与晶体管Sb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b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b2阳极连接,二极管Db2阴极与晶体管Sb2的集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晶体管SC1的发射极与晶体管SC2的集电极连接,且晶体管SC1、晶体管SC2之间连接引出线,所述晶体管SC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C1阳极连接,二极管DC1阴极与晶体管SC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SC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C2阳极连接,二极管DC2阴极与晶体管SC2的集电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晶体管Sa1、晶体管Sa2之间的引出线上依次串联有电感L、电阻R1、电容C1,检测端子U位于电阻R1、电容C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晶体管Sb1、晶体管Sb2之间的引出线上依次串联有电感L、电阻R2、电容C2,检测端子V位于电阻R2、电容C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整流器的逆变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晶体管SC1、晶体管SC2之间的引出线上依次串联有电感L、电阻R3、电容C3,检测端子W位于电阻R3、电容C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14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