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铜带板带加工表面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7431.0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7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工恒昌新材料沧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2 | 分类号: | B24B7/12;B24B7/17;B24B27/00;B24B41/06;B24B55/06;B24B41/0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刘巍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沧州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铜带板带 加工 表面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铜带板带加工表面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控制器和电动伸缩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所述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的外侧设置有铜带,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打磨辊的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和固定套管,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废料槽,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第一打磨辊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出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清洁刷,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铰接安装有活动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吸收粉尘,保护环境,便于对铜带进行清洁,且可以调节铜带的张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引线框架铜带板带加工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各种状态铜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和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和耐蚀器材,目前在铜带加工的过程中,常需要对铜带的表面进行去除杂质的处理,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打磨去杂质,因此需要一种引线框架铜带板带加工表面打磨装置;
现有的打磨装置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打磨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的飞扬,粉尘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打磨过程中,铜带与打磨辊摩擦生热,不便于散热,且打磨过后,铜带上沾染上打磨的碎屑,不易清理;
(3)不便于调节铜带的张力,当铜带张力过大时,可能造成铜带的变形,或者断裂,当铜带的张力过小,造成打磨不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铜带板带加工表面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粉尘污染环境、不便于清理铜带上的碎屑和不便于调节铜带的张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铜带板带加工表面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控制器和电动伸缩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且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的外侧均设置有磨光片,所述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的外侧设置有铜带,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皮带、第二转轴和滚轮,所述第二打磨辊和第一打磨辊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打磨辊内部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打磨辊的一侧通过螺栓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套管,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废料槽,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除尘机构,且除尘机构包括气泵、水箱、进气管、进气口、第一清洁刷、第一转轴、搅拌叶片和滤网,所述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入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底端均设置有滤网,所述气泵的一侧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杆设置有第一清洁刷,所述第一打磨辊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出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清洁刷,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脚,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铰接安装有活动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气泵、风扇和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端,所述固定套管为两侧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固定套管的两端均通过滑块与装置主体内部的两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水箱连通,且气泵输出端与水箱的连通处位于水箱内部的液面之下。
优选的,所述水箱侧壁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液口,水箱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设置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第二清洁刷的数量设置有两个,铜带穿过第二清洁刷之间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工恒昌新材料沧州有限公司,未经国工恒昌新材料沧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7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斜支撑
- 下一篇:一种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