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011.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6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强;尹邦雪;李筱璋;马文杰;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2 | 分类号: | B01D53/92;B01D53/50;B01D53/96;B01D50/00;B01D4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尾气 脱硫 混合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包括海水泵,所述海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洗涤塔的进液口,所述洗涤塔的排液口连接至排海管路,所述洗涤塔的排液口还连接至循环槽,所述循环槽的排出端分别连接至过滤器、循环泵的上水端,所述过滤器的排水端连接至循环槽与循环泵的连接管路上,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洗涤塔的进液口;还包括碱液罐,所述碱液罐连接至循环槽与循环泵的连接管路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脱硫系统无法满足不同海域的使用需求的问题,实现灵活方便的切换脱硫方式,提高船舶尾气脱硫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以柴油、燃料油为燃料的船舶,由于其油品的性质,以及燃料条件等因素,造成了污染物的排放,其污染物主要为SO2和NOx;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船舶尾气其排放的SO2和NOx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和15%。
为了减低船舶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国际公约MARPOL公约已经做出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在排放控制区行驶的船舶使用的燃料油的含硫量最大不能超过0.1%(质量分数);从2020年1月1日起,在排放控制区外行驶的船舶使得燃料油的含硫量最大不超过0.5%(质量分数)。
采用高品质的燃油虽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不仅会导致燃料的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低硫燃油的润滑性能和粘度等指标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船舶的燃烧系统进行改进;这将会增大船舶运营公司的成本。因此在控制船舶尾气污染方面,其尾气处理技术具有更好的优势,即通过对船舶尾气处理后,其SO2的排放量达到与0.1%含硫量燃料油的燃烧后排的SO2的量相似;从而达到相同的效果。
目前对船舶尾气的脱硫技术主要有:海水脱硫、淡水+氢氧化钠、干法、氧化镁-海水法等。干法脱硫虽然不产生废水,但气固反应的速率很低,停留时间很长,导致干法脱硫装置的体积很大,占用空间大,不适用于在船舶上使用。氧化镁—海水法在应用过程总,需要提高氧化镁的溶解度,很好的控制其pH值,才能提高脱硫剂—氧化镁的利用率,保证其脱硫效率;该方法对船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由于远洋船舶需在不同海域行驶,现有技术中的湿法脱硫系统无法很好的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容易造成原料浪费、不能满足始终采用合理的脱硫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脱硫系统无法满足不同海域的使用需求的问题,实现灵活方便的切换脱硫方式,提高船舶尾气脱硫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包括海水泵,所述海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洗涤塔的进液口,所述洗涤塔的排液口连接至排海管路,所述洗涤塔的排液口还连接至循环槽,所述循环槽的排出端分别连接至过滤器、循环泵的上水端,所述过滤器的排水端连接至循环槽与循环泵的连接管路上,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洗涤塔的进液口;还包括碱液罐,所述碱液罐连接至循环槽与循环泵的连接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场用滴灌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