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011.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6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强;尹邦雪;李筱璋;马文杰;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2 | 分类号: | B01D53/92;B01D53/50;B01D53/96;B01D50/00;B01D4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尾气 脱硫 混合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包括海水泵(1),所述海水泵(1)的输出端连接至洗涤塔(3)的进液口,所述洗涤塔(3)的排液口连接至排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3)的排液口还连接至循环槽(6),所述循环槽(6)的排出端分别连接至过滤器(7)、循环泵(4)的上水端,所述过滤器(7)的排水端连接至循环槽(6)与循环泵(4)的连接管路上,所述循环泵(4)的输出端连接至洗涤塔(3)的进液口;还包括碱液罐(5),所述碱液罐(5)连接至循环槽(6)与循环泵(4)的连接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循环泵(4)与洗涤塔(3)之间的冷却器(2),所述冷却器(2)用于对循环泵(4)所输出的液体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2)内的冷却液为海水泵(1)提供的海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过滤器(7)的残渣排泄口相连的残渣罐(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6)的排出端、过滤器(7)的排水端均能够与所述排海管路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3)的进液管路、碱液罐(5)的排液管路、以及循环槽(6)与过滤器(7)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均设置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3)包括塔体(301)、废气入口(302)、废气出口(303),所述废气入口(302)的上方、废气出口(303)的下方设置位于塔体(301)内部的填料层(304),所述填料层(304)上方设置喷淋装置(305),喷淋装置(305)上方设置除雾器(306),所述除雾器(306)的上方设置冲洗管道(307),所述喷淋装置(305)、冲洗管道(307)的输入端均伸出至塔体(301)外侧;还包括位于填料层(304)下方的若干个辅机废气入口(308)、位于塔体(301)底部的排液口(3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入口(302)从塔体(301)外侧至塔体(301)内部,自上而下倾斜设置;还包括位于填料层(304)上方的塔体(301)侧壁的防壁流圈(3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30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进入塔体(301)的人孔(311);所述填料层(304)下方设置液位计(312);所述填料层(304)的上下两侧或/和除雾器(306)的上下两侧设置压差计(31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气脱硫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出口(303)位于塔体(301)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0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场用滴灌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