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3116.4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1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风光;曹建树;王玮;李伯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移动 机器人 | ||
1.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包括驱动机构和机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供有多组,每一组均包括电机(2)和与电机(2)连接的减速机构(3),所述减速机构(3)连接有万向轮(1);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2)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4);所述机械框架包括底部的圆形底盘(6),所述底盘(6)开设有多个通孔,底盘(6)边缘连接有环形挡板(7),所述环形挡板(7)上方连接有挡圈(8);所述多组驱动机构通过多个驱动挡板(9)连接,所述驱动挡板(9)与所述挡圈(8)卡接;所述驱动挡板(9)竖直中间连接有电池固定架(10),电池固定架(10)内侧设置有电池(5);所述电池(5)上方通过设置的电池支架(11)连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侧面设置有摄像头(13);所述控制器(4)对立侧的驱动挡板(9)上设置有抓取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包括减速器,减速器一端连接有行星齿轮(20),另一端连接万向轮(1),所述行星齿轮(20)通过齿形同步带(19)与所述电机(2)的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贯穿底盘(6)开设的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三组,既包括三个万向轮(1)、三个减速机构(3)、三个电机(2);所述驱动机构相互呈120度夹角连接在所述底盘(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由一个轮盘和固定在轮盘外周的辊子构成;轮盘轴心与辊子轴心垂直,轮盘由电机(2)通过减速机构(3)驱动,绕着其轴心转动,辊子依次与地面接触,并绕自身轴心自由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的控制模式采用PC+ARM单片机,通过总线和传感器通讯,通过接口传输到嵌入式PC处理器进行处理,且能够通过软件进行读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挡板(9)上的托板(15),托板(15)上方连接有“U”型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内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前端对称连接有一对“L”型卡爪(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前侧,竖直连接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上通过滑块连接有摄像头(13);所述控制器(4)后侧连接有信号接收器(14);所述控制器(4)上方设置有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5)采用蓄电池或者锂电池;所述电机(2)采用直流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属机器人还配备了视频采集系统,距离采集系统,防碰撞安全系统;距离采集系统包括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碰撞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安全系统采用底盘(6)安装距离传感器,之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设计程序,经函数调整后输入到电机(2)的转动角度中进行转向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31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微调的铰刀
- 下一篇:一种替换式离心试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