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模型自动分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6127.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9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何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烽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G01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自动 分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模型自动分类设备,包括BIM建模设备本体,所述BIM建模设备本体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为开口状态,且底表壁靠近边缘侧贯穿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间隙套设有支腿。本实用新型中,BIM建模设备本体上设有外壳,外壳的底部设有三个上下滑动连接的支腿,外壳内设有限位件和弹性挤压件,手动将三个支腿底部一端拉出外壳底部,其顶部在弹性挤压件和限位件的作用下呈向心运动,倒L状的限位件对支腿顶部进行限位,弹性挤压件进行锁定,进行支撑,反之手动向心按压支腿的底部,其顶部挤压弹性挤压件远离倒L状的限位件,然后进行轴向按压,支腿向外壳内滑动,进行隐藏,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BIM建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模型自动分类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
目前,bim结合3D扫描组件形成一个小型自动分类建模设备,当需要对外部建筑进行扫描成像时,通常需要携带,并定点安装进行操作;现在通常采用外部的三角支撑架对此设备进行支撑安装,操作不便,实用性差,同时携带转运不方便;而且此设备不使用时露天放置,容易受到损害。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模型自动分类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自动分类建模设备采用外部的支撑装置导致携带不便和不使用时露天放置容易受到损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3D模型自动分类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D模型自动分类设备,包括BIM建模设备本体,所述BIM建模设备本体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为开口状态,且底表壁靠近边缘侧贯穿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间隙套设有支腿,所述外壳内底表壁位于定位孔的一侧焊接有和支腿顶部配合使用的限位件,所述外壳的内表壁设置有和限位件相对应的弹性挤压件,三个所述支腿底部伸出定位孔后呈三脚支架状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三个所述定位孔均焊接有水平且呈周向分布的圆轴,所述支腿的外表壁开设有腰型滑孔,所述腰型滑孔和圆轴配合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件为倒L状并呈周向均匀分布,且其上水平分布的连接板的一端朝向外部并和弹性挤压件配合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挤压件为弹性伸缩杆结构,所述弹性挤压件由和外壳内底表壁焊接连接的主套管、位于主套管内的弹簧和一端套设在主套管内的限位柱构成,所述限位柱的一端焊接有推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板上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呈圆弧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内还呈上下滑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回转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的内表壁开设有三个竖直分布的滑道,所述托板的外表壁焊接有三个和滑道配合使用的滑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烽,未经何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6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车载双盖倒车影像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的水流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