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栽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34206.0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康;杜倩云;吴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 地址: | 51013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栽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包括:底座、栽培器皿以及移动导向装置;底座内置微控制器,在底座的底部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转轮,在底座的边缘设有非接触式防撞感应器,在底座上设有照度传感器,在底座上还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下部设有水泵电机并延伸出供水管,在供水管上还设有电磁阀;栽培器皿安置在底座上,在栽培器皿内且靠近栽培器皿的底部设置湿度传感器,栽培器皿的上部与供水管连通,且在栽培器皿与底座之间设有防水装置;移动导向装置被配置为用于限制底座的行进路线。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对于实施细节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植物栽培养殖通常需要依赖人工监督看护,为了尽量实现去人工的智能化栽培,最近几年也产生了利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的自动栽培设备,例如可以实现缺水补水、趋光移动等多种功能的花盆等。
统观现有技术,虽然从功能上基本涵盖了植物栽培的需求,但是大多聚焦在多功能本身,而忽视了技术实现过程中的细小环节,然而技术细节若考虑不足则会导致多功能的各种方案流于设想,难以真正实现。举例来说,对于可移动的栽培设备,仅局限于考虑移动功能的实现,而鲜有考虑真实移动过程可能遇到的阻碍,例如无移动方向的规划限制、无防撞检测;对于自动补水的栽培设备,仅考虑供水功能的实现,而鲜有考虑由于漏水渗水给电控装置带来的安全隐患;诸如此类技术细节等等,均可能为实际应用多功能栽培设备设置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系统,以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包括:底座、栽培器皿以及移动导向装置;
所述底座内置微控制器,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转轮,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在所述底座的边缘设有用于防止行进中的所述底座与外界障碍物发生碰撞的非接触式防撞感应器,所述非接触式防撞感应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在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检测栽培区域光照强度的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下部设有水泵电机并延伸出供水管,在所述供水管上还设有电磁阀,所述水泵电机以及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栽培器皿安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栽培器皿内且靠近所述栽培器皿的底部设置用于检测土壤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栽培器皿的上部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且在所述栽培器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防水装置;
所述移动导向装置被配置为用于限制所述底座的行进路线。
可选地,所述移动导向装置包括:第一信号发射器、第二信号发射器以及信号接收器;
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安置在预设的光照区域,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安置在预设的阴暗区域,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微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或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所处的位置为行进方向。
可选地,所述移动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转轮匹配的预设轨道,所述底座沿着所述预设轨道行进。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防撞感应器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架,所述照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
且所述照度传感器包含多个感应探头,多个所述感应探头构成弧形探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4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挂钩货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品料理机的刀具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