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5515.1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5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陈炜峰;周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式爬壁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包括底板、滚轮、旋翼、旋翼电机、舵机和呈圆环状的圆框,所述底板中部设有呈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圆框外径,所述舵机固定在通孔内侧,圆框固定在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舵机转动连接在通孔内侧,圆框中部设有横板,所述旋翼电机固定在横板上,所述旋翼连接于旋翼电机输出轴上,所述滚轮设置于底板底部,该机器人可在凹凸不平的墙壁上爬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爬壁机器人按吸附功能可分为真空吸附和磁吸附两种形式;但是这两种吸附方式对壁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无法适应多种复杂的壁面。比如在混凝土的这种凹凸不平的墙壁上这两种吸附方式都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在凹凸不平的墙壁上爬行的机器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包括底板、滚轮、旋翼、旋翼电机、舵机和呈圆环状的圆框,所述底板中部设有呈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圆框外径,所述舵机固定在通孔内侧,圆框固定在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舵机转动连接在通孔内侧,圆框中部设有横板,所述旋翼电机固定在横板上,所述旋翼连接于旋翼电机输出轴上,所述滚轮设置于底板底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圆框一外侧固定在舵机输出轴上,圆框在与舵机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连接在通孔内侧,所述转轴设置方向与舵机输出轴设置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旋翼所在平面与圆框所在平面互相平行。
所述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控芯片和蓄电池,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蓄电池、舵机和旋翼电机电连接。
所述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主控芯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将滚轮抵在墙壁上,底板与墙壁平行,利用舵机使圆框和旋翼转动至与底板之间呈一定夹角,启动旋翼,使旋翼对底板产生倾斜向上的推力,使底板即可紧贴墙壁又能沿墙壁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与墙壁接触的为滚轮,滚轮滚动可减小与墙壁的摩擦力,同时当墙面凹凸不平时,滚轮依然可在墙面上滚动,从而实现在凹凸不平的墙面爬行,可适应多种复杂的壁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攀爬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1-底板,2-滚轮,3-圆框,4-横板,5-旋翼,6-旋翼电机,7-舵机,8-转轴,9-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旋翼吸附式爬壁机器人,包括底板1、滚轮2、旋翼5、旋翼电机6、舵机7和呈圆环状的圆框3,所述底板1中部设有呈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圆框3外径,且圆框3可在通孔内翻转,所述舵机7固定在通孔内侧,圆框3外侧固定在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舵机7转动连接在通孔内侧,圆框3在与舵机7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一端转动连接在通孔内侧,所述转轴8设置方向与舵机7输出轴设置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则圆框3可在舵机7带动下在通孔内沿转轴8与舵机7输出轴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5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