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纺纱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9868.2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华;卓志明;曾武;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353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纺 纱线 | ||
1.一种新型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线、绕线以及设置在芯线和绕线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
所述芯线包括相互平行的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的表面,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间隔布置;
所述纺丝纳米纤维膜包覆于芯线外;
所述绕线包括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所述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均呈螺旋状绕制在纺丝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所述竹纤维的螺旋方向和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竹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8°~12°,所述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混纺纱线还包括包覆于绕线外的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内壁设有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所述竹纤维层的外壁设有银离子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的直径分别大于竹炭纤维的直径和胶粘纤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纤维为胶粘调温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为8°,所述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98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桩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油开采用沙石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