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020.6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全民刚;罗红阳;李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朗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9/04 | 分类号: | F01P9/0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发动机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框体和发动机外壳,所述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通过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发动机散热效率,不会影响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框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使得柴油发动机在平稳的环境下进行工作,降低噪音,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发动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它的粘度比汽油大,不容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有,柴油发动机的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非点燃的。
在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柴油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的柴油发动机仅设置散热孔或一个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影响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缩短柴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解决了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影响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缩短柴油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框体和发动机外壳,所述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发动机外壳和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发动机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且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发动机外壳并延伸至发动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固定杆延伸至发动机外壳内部一端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且位于水箱内壁底部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冷媒管。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外壳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框体内壁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发动机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框体内壁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顶部铰接有箱门,且箱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柴油发动机散热装置,通过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发动机外壳顶部的左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发动机外壳和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发动机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且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发动机外壳并延伸至发动机外壳的内部,固定杆延伸至发动机外壳内部一端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扇叶,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发动机散热效率,不会影响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朗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朗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