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梁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2720.6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佳俊;尹伟;何伟力;邬云峰;魏有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梁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梁总成,包括设于两端的侧围后横梁和设于两个侧围后横梁之间的顶盖后横梁,侧围后横梁包括延伸板、弯板和立板,延伸板和弯板的前端通过一立板衔接,侧围后横梁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自弯板的内侧端延伸至延伸板的端部,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板和与横板上端连接的竖板,横板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槽,竖板与立板贴合,第一翻边与凹槽贴合,横板和延伸板上均设有预搭定位孔,一凸焊螺栓穿设预搭定位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有效的提升了侧围后横梁和顶盖后横梁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梁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现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的普及给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和设计带来了发展。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白车身的总拼焊接精度,主要是依靠侧围后横梁上增加固定翻边对顶盖后横梁进行初定位,侧围后横梁增加固定翻边,造成模具结构复杂且焊接完成后,需对固定翻边进行敲击整形,生产效率低、过程质量控制难度大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梁总成,优化了侧围后横梁和顶盖后横梁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梁总成,包括设于两端的侧围后横梁和设于两个所述侧围后横梁之间的顶盖后横梁,所述侧围后横梁包括延伸板、弯板和立板,所述延伸板和所述弯板的前端通过一立板衔接,所述侧围后横梁的下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自所述弯板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延伸板的端部,所述顶盖后横梁包括横板和与所述横板上端连接的竖板,所述横板的下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凹槽,所述竖板与所述立板贴合,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凹槽贴合,所述横板和所述延伸板上均设有预搭定位孔,一凸焊螺栓穿设所述预搭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板,所述竖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凸出于所述竖板。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和所述竖板上设有位置匹配对应的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于所述竖板的边缘,所述限位孔包括圆孔和腰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后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上均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侧边形成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设有多个电泳涂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中部形成两个凸槽,所述凸槽的端部设有一线束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后横梁的内侧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后横梁和所述顶盖后横梁均采用层压式一体成型工艺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梁总成,设置的第一翻边和凹槽相贴合,另外一段的竖板和立板相贴合,实现预搭装配,然后通过凸焊螺栓穿设设于横板和延伸板上的预搭定位孔实现精准定位,在进行焊接固定,该方式初定位无需敲击翻边固定,并且通过限位孔确保装配精度达标,有效的提升了侧围后横梁和顶盖后横梁的装配效率和工艺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汽车后梁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侧围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顶盖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顶盖后横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2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围上边梁与天窗的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