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液体储罐网络化应变强化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90156.7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平;冯文杰;许其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建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7/10;B21D5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史惠莉 |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液体 网络化 应变 强化 控制系统 | ||
低温液体储罐网络化应变强化控制系统涉及应变强化控制系统。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单体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多个工作单元,与其对应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分别采用单、双线总线等方式将应变强化设备与上位IPC主机进行区域组网组成网络化应变强化控制系统,通过STM32CAN控制器和单、双线CAN收发器之间的通信与上位IPC主机连接,传感器对应变强化设备的信息检测,通过单线CAN收发器上传,上位IPC主机发出控制指令,由STM32CAN控制器、通过双线CAN收发器传递给多个PLC控制器对现场的增压及注水模块单元、动作执行模块单元、配电模块单元进行控制。优点是实现应变强化网络化控制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变强化控制系统,属于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液体储罐网络化应变强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技术是利用奥氏体不锈钢优良的延伸性能和优异的低温强化性能,在低温液体储罐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应变强化技术可显著地减薄低温液体储罐的壁厚,从而实现轻量化设计的目标,降低制造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应变强化技术也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液体储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广应变强化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和推广,近年来应变强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推广和实际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现有技术中的应变强化控制系统均是单体控制,也就是说每一台应变强化系统需要一个控制柜控制一台设备的变频电机驱动增压泵,水经过流量传感器由常压管路进入到增压泵后输出高压水源,流量传感器可测量瞬时进水量以及累计进水量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柜,柱塞泵做往复运动,可不断抽取水箱中的水并输出,高压水经单向阀进入容器,从而实现增压功能。变频电机的转速由控制柜控制,从而控制柱塞泵的打压速率。该系统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382798U,名称: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控制系统。但是作为企业的重点和关建设备所使用的应变强化设备,往往需要在10m以内安装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设备,或者在较大的范围内安装多台设备,使其组成网络化的应变强化设备集群进行网络化系统生产、以便满足日益扩大化的生产需求。因此,现有的单体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因此,需要一种网络化控制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液体储罐网络化应变强化控制系统,在现有的单体控制系统基础上,通过现场总线使现场设备形成网络化控制系统装置,解决现有的单体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液体储罐网络化应变强化控制系统,设置在多个应变强化设备上的多个由增压及注水模块单元、动作执行模块单元、信号表征及传感模块单元和配电模块单元组成的多个工作单元,与多个工作单元对应设置的用于控制多个由增压及注水模块单元、动作执行模块单元、信号表征及传感模块单元和配电模块单元的多个PLC控制器,数据处理中心上位IPC主机,外存储器SD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上位IPC主机、外存储器SD卡电性连接的STM32CAN控制器,STM32CAN控制器电性连接有CAN通信数据切换,CAN通信数据切换分别与单线CAN收发器、双线CAN收发器电性连接,单线CAN收发器分别与多个信号表征及传感模块单元电性连接,双线CAN收发器分别与多个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每个PLC控制器均分别与对应设置的增压及注水模块单元、动作执行模块单元和配电模块单元电性连接;
增压及注水模块单元、动作执行模块单元、信号表征及传感模块单元和配电模块单元均分别对应安装在一个工作单元的应变强化设备上,信号表征及传感模块单元的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信号变送器和计时器将采集到的实时流量、压力、位移和打压时间工作参数进行表征及信号变送后,再经过数字信号转化处理以后,通过单线CAN收发器和CAN通信数据切换上传递给STM32CAN控制器,对应变强化过程的多个实时传感器信号、流量信号、变频器信号、面板配键按钮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再由STM32CAN控制器上传给数据处理中心上位IPC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建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建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0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轧的非充气式电动车轮胎
- 下一篇:多功能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