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及车身总拼工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134.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官山;汤耀文;许先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国治;肖日松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工装 位置 监测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及车身总拼工装系统,用于监测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稳定性,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单元,包括测量靶标和激光测量元件;以及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单元连接并且构造用于输出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单元所测得的结果,其中,所述测量靶标设置在所述侧围工装处且包括测量凹处,以及所述激光测量元件与所述测量靶标相对应地如下进行设置,使得所述激光测量元件所发出的光束能够入射到所述测量凹处且所述测量凹处反射的光束能够由所述激光测量元件接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工装定位位置监控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及车身总拼工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汽车白车身工艺制造方面,大多采用两次总拼的制造工艺手段。总拼工艺是决定白车身尺寸的精度以及稳定性的关键工艺在车身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波动由底板以及左右侧围的误差叠加而成。在累计宽度超出名义宽度的情况下,当总拼侧围工装锁紧定位时,其上沿宽度方向的固定基准会与车身相互挤压,且这个挤压力由宽度方向的累计量决定,累计量越大,则作用在侧围工装上的力越大,这会导致侧围工装向外偏移,从而使得白车身尺寸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其能够对侧围工装定位车身时的位置进行实时在线监控测量,从而实现对车身侧边进行稳定地定位。
按照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稳定性,包括:
至少一个测量单元,包括测量靶标和激光测量元件;以及
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单元连接并且构造用于输出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单元所测得的结果,其中,
所述测量靶标设置在所述侧围工装处且包括测量凹处,以及所述激光测量元件与所述测量靶标相对应地如下进行设置,使得所述激光测量元件所发出的光束能够入射到所述测量凹处且所述测量凹处反射的光束能够由所述激光测量元件接收。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测量靶标设置在所述车身侧围工装的顶部处。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光测量元件位置固定地设置且相对于所述测量靶标的角度能够旋转改变。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光测量元件还配备有防旋转机构,所述防旋转机构在所述激光测量元件旋转结束之后锁定所述激光测量元件。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光测量元件相对于对应的所述测量靶标如下地设置,使得所述激光测量元件的入射的光束与所述测量凹处垂直。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测量靶标的测量凹处的表面构造成光滑的。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测量靶标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光测量元件的测量精度高于所述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的期望测量精度。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包括两个测量单元,其中每个测量单元分别设置在侧围工装的两个纵向端部附近。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激光测量元件配备有遮光部件。
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数据存储器、显示部以及报警元件,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器能够存储所述测量单元所得出的结果,所述显示部构造用于显示所述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结果,以及所述报警元件构造用于在结果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发出警告。
按照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总拼工装系统,包括按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的车身侧围工装位置监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块电池贴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热蒸汽减温减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