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岩巷道铺底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122.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锁庚;闵付松;施访;张苍龙;徐子平;锁卫;李振;李申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18 | 分类号: | E01C5/18;E01C5/20;E01C9/0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铺底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岩巷道铺底模块,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高分子模块板体,所述高分子模块板体的一端两侧均连接有一体设置的榫头,另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榫头插接的榫孔,所述高分子模块板体的两侧顶部均连接有反光阔条。相邻两个所述高分子模块板体之间通过榫头和榫孔插接固定,且榫孔由过渡槽和配合槽组成,且过渡槽和配合槽内部之间贯通设置。有效避免混凝土铺设底板的频繁起底、打底,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底鼓巷道的起底、打底工程量大,劳工强度大,周期长,可以实现底鼓巷道路面的快速硬化,极大降低巷道底鼓对井下运输的影响,确保煤矿高产高效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板,具体涉及一种软岩巷道铺底模块,属于软岩巷道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矿采深的不断加大,巷道矿压显现越发剧烈。在某些深井煤矿,巷道掘出不久就出现了全断面收缩变形,特别是巷道底鼓,严重影响井下人员及设备的运输,虽经反复修复,也仅能勉强维持运输要求;频繁起底、打底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巷道维修成本高昂,这都成为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
即使在我国西部内蒙古、新疆等地矿区,虽然巷道埋深相对不大,但是由于其底板多含有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土、绿泥石粘土等矿物成分,这些矿物遇水易发生膨胀软化,影响岩体的整体强度,诱发底鼓现象的发生。
由于巷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底鼓围岩性质和应力状态的差异,底板岩层鼓入巷道的方式及机理也不相同。常见的施工措施有底板锚杆、底板注浆、巷道底板开槽泄压、封闭式巷道支架等。针对不同的巷道,由于其服务年限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有差异,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服务期内设备及人员运输的要求。
巷道底鼓的治理过程,会对巷道的正常运输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制约整个矿井的高效生产。在频繁底鼓的顺槽巷道中,由于其服务年限比较短,仅要求满足基本运输。故一般只进行临时起底平整措施,而不采用打锚杆、混凝土铺底等复杂措施,不少煤矿采取底鼓区(软底区)铺设钢板、木板甚至废旧皮带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板由于其代价高昂且笨重,铺设及回撤很不方便,且在某些高盐矿井中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问题,钢板的复用也很难实现;单块钢板在频繁碾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漂移”现象,影响使用;钢板在频繁碾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翘曲” 现象,会割裂无轨胶轮车轮胎,存在安全隐患。木板由于强度不足,且泡水易软化,更不适用。在混凝土铺底的巷道,车辆反复碾压后需清理破碎路面并重新打底,混凝土硬化养护时间长,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的辅助运输要求,成为困扰矿井正常生产的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岩巷道铺底模块,可以解决现有的软岩巷道过程中钢板易被腐蚀,木板强度不足和铺设的底板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移动、翘起和回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软岩巷道铺底模块,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高分子模块板体1,所述高分子模块板体1的一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体设置的榫头2,榫头2远离高分子模块板体1的前端在垂直于高分子模块板体1方向上的厚度比后端大,另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榫头2插接的榫孔,所述高分子模块板体1的两侧顶部均连接有反光阔条3;
相邻两个所述高分子模块板体1之间通过榫头2和榫孔插接固定,且榫孔由过渡槽5和配合槽4组成,配合槽4具有与榫头2在垂直于高分子模块板体1方向上的上下表面配合的上下槽面;过渡槽5在垂直于高分子模块板体1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榫头2的最大厚度;过渡槽5和配合槽4在平行于高分子模块板体1方向上相贯通;当榫头2伸入相邻高分子模块板体1上的过渡槽5后,在左右方向移动,榫头2即可插入配合槽4,使得榫头2与配合槽4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条生产用面粉混合装置
- 下一篇:液压式金属折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