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偏航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1565.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兴;付学宝;慕振鹏;陈春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昌兴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航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包括偏航层、结合层和结构层,偏航层包括多个转向体,每一转向体采用高强耐磨性能材料预制成型,每一转向体的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切角得到的四边形,每一转向体的外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其中,第一面为切角部位处的面,第三面与第一面相对;多个转向体在前后方向上顺次并排,且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转向体中的一个转向体的第一面与另一个转向体的第三面的下部挤压对接,前后方向两两相邻的两个转向体之间的连接面为倾斜面;结合层设置在偏航层的下方并与每一转向体的第二面连接;结构层设置在结合层的下方并与结合层连接。本实用新型抗侵彻好、质量可靠、无薄弱打击部位且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导弹侵彻的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防护结构形式仍以成层式防护结构为主,根据功能不同的分别称为伪装层(伪装)、遮弹层(抗侵彻)、分配层(缓冲爆炸冲击波)和结构层(主体支撑),防护结构的抗打击能力主要体现在遮弹层上。为了有效打击单机掩蔽库、控制中心等重要目标,导弹的形式逐渐从低侵彻高爆炸向高侵彻低爆炸转变,这就对防护结构的抗侵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抵抗爆炸冲击的能力降低了要求,目前的防护结构尚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调整。
目前遮弹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或称反应式)防护技术,即在来袭常规武器弹道末端尚未接触遮弹层前,利用遮弹层的反应系统对其造成损伤,使其偏离目标甚至丧失侵彻能力;二是被动(或称综合)防护技术,即提高遮弹层自身的抵御能力。其中被动防护技术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1)采用结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遮弹层表面硬度或改变表面几何形状以及改变层间的几何形状,如以球面铸铁或者球状陶瓷作为遮弹层表面,或遮弹层中间夹蜂窝状夹层,使侵彻弹丸偏转;2)采用高强复合材料,主要是采用抗侵彻能力强的复合材料层,如刚玉块石混凝土、含钢球钢纤维混凝土等;3)采用分层结构的有效组合形式,利用各防护层的非均匀性影响弹体侵彻。
而目前已有的遮弹层体系,不同程度存在抗侵彻能力差(实际大量应用的普通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困难且质量不易保证(研究较多的高强混凝土及复合材料混凝土结构)、存在薄弱部位(陶瓷壳偏航层,壳体上和壳体间抗侵彻效果差异显著)、经济差等问题。
国内外遮弹层的具体试验及理论研究成果如下:国外有块石遮弹层、混凝土空心三棱柱遮弹层、混凝土栅板遮弹层、高强混凝土遮弹层、钢纤维混凝土遮弹层;国内有球壳型遮弹层、高强混凝土短柱遮弹层、高强复合材料遮弹层、多层复合遮弹层等。这些遮弹层在试验中均取得了较好的遮弹效果,但在实际中应用的并不多。实际过程中应用最多的还是普通混凝土遮弹层,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有以下缺点:1)试验过程中采用的试件及靶体尺寸与防护工程实际建设中的大体量、大面积相比,差别比较明显,在试验过程中效果良好的结构,在实际中并不容易实现,如目前大量研究的复合材料混凝土,目前施工条件下很难做到大面积浇筑;2)目前的偏航装置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部位,弹体打击部位会严重影响偏航效果,如陶瓷壳偏航层,弹体打击在壳体上和壳体之间,偏航效果差异巨大,无法提供稳定良好的偏航效果;3)经济性差,如普通混凝土遮弹层,要想取得足够的抗侵彻效果,就需要足够的厚度,从而显著降低经济性,再如复合材料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可达到较好的侵彻效果,但现场施工及材料本身造价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偏航防护结构,抗侵彻好、质量可靠、无薄弱打击部位且经济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偏航防护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昌兴,未经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昌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1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粘在服装上连接移动电源的自发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