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879.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3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期定;汪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宏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辅助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运动物理康复治疗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医疗人员徒手借助医疗器械进行操作,对于医疗人员的技术不仅要求偏高,而且也耗时耗力的问题,其包括:臂托组件,供使用者的手臂放置以承托使用者的手臂;支撑组件,与所述臂托组件枢接以支撑臂托组件;摆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以供使用者的手臂摆动;阶梯轴,一端与摆动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支撑摆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对医疗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甚至无需医疗人员进行操作,病人可独立进行锻炼康复,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
背景技术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而我国已步入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下降,并且老年人群体中存在大量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此造成的偏瘫患者中绝大多数患有上肢功能障碍。
临床医学和医学理论证明,这类患者除了前期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外,正确、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运动治疗是主要的康复方法,主要解决患者肌肉乏力,不能做、站立、不行等问题。
临床上,现有的运动物理康复治疗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医疗人员徒手借助医疗器械进行操作,对于医疗人员的技术不仅要求偏高,而且也耗时耗力,尚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操作简单,对医疗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甚至无需医疗人员进行操作,病人可独立进行锻炼康复,节约了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包括:
臂托组件,供使用者的手臂放置以承托使用者的手臂;
支撑组件,与所述臂托组件枢接以支撑臂托组件;
摆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以供使用者的手臂摆动;
阶梯轴,一端与摆动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支撑摆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械臂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较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辅助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对医疗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甚至无需医疗人员进行操作,病人可独立进行锻炼康复,节约了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组件包括一端与阶梯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摆动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臂托组件和支撑组件能够在水平方向进行摆动,以辅助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杆,相邻两所述第二连杆互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阶梯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臂托组件和支撑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摆动范围更大,以方便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更大范围的运动康复,提高了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机械臂时的锻炼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座,与所述摆动组件远离阶梯轴的一端转动连接;
支臂,一端与支撑座连接且另一端与臂托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臂托组件进行支撑,使臂托的高度与使用者手臂的高度相适应,以方便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宏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宏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中可观察上肢的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尿不湿生产用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