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外接编码器的滑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3732.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尼尔斯·克鲁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莱福灵传输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H01R39/34 |
代理公司: | 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环 架体 转子 支撑架 侧块 本实用新型 安装孔 编码器 连接孔 万向节 通槽 外接 编码器转子 一侧边缘 调节架 调节柱 上端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外接编码器的滑环,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架、第二调节支撑架,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架是由第一架体、第一侧块、第一安装孔、第一调节块、第一连接孔和通槽组成,且第一架体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侧块,所述第一侧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架体下端靠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一调节块,且第一调节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靠近第一调节块处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外接编码器的滑环,通过万向节实现滑环转子与编码器转子相连接,通过调节柱根据不同直径的转子实现转子与万向节两者之间的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直径的滑环进行调节架体之间的高度,实现滑环稳定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环领域,特别涉及带有外接编码器的滑环。
背景技术
滑环就是负责为旋转体连通、输送能源与信号的电气部件,根据传输介质来区分,滑环分为电滑环、流体滑环、光滑环,也可通俗的统称为“旋转连通”或“旋通”,滑环通常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主要由旋转与静止两大部分组成,旋转部分连接设备的旋转结构并随之旋转运动,称为“转子”,静止部分连接设备的固定结构的能源,称为“定子”,万向节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使用带编码器的滑环过程中,由于制造公差,滑动轴和外部编码器的轴的装配误差和热膨胀不完全对齐,在实践中,两个旋转轴将径向偏移并且还具有彼此的微小角度,导致使用效果不佳,由于金属支撑架不能根据滑环的直径进行高度调节,导致需要重新对滑环的金属支撑架进行匹配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带有外接编码器的滑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带有外接编码器的滑环,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架、第二调节支撑架,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架是由第一架体、第一侧块、第一安装孔、第一调节块、第一连接孔和通槽组成,且第一架体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侧块,所述第一侧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架体下端靠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一调节块,且第一调节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靠近第一调节块处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架是由第二架体、第二侧块、第二安装孔、第二调节块和第二连接孔组成,且第二架体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侧块,所述第二侧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架体下端靠近另一侧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块,且第二调节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设置有滑环外壳,且滑环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滑环转子,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靠近第一调节块处设置有编码器外壳,且编码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编码器转子,所述滑环转子的另一端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是由第一转杆、第一连接转轴、第二转杆、第二连接转轴和第三转杆组成,所述第一转杆插入进滑环转子孔内,且第一转杆一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转轴,所述第一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穿过通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的另一端插入进编码器转子孔内,所述第三转杆靠近编码器转子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柱,且第二调节柱是由第一圆台、开孔、第二圆台、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组成,所述第三转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开孔,且开孔的孔内设置有第二圆台和第一圆台,所述第三转杆靠近第二圆台处插入有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通过圆形柱相连接,且第二圆台的侧壁与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侧开设有多组第一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成第一调节块的一侧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一侧开设有多组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成第二调节块的一侧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与第三转杆之间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圆台与第三转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的结构一致,且第一调节柱实现第一转杆与滑环转子之间的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柱实现第三转杆与编码器转子之间的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莱福灵传输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史莱福灵传输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3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