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8367.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琼;严翔;唐君俊;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0S11/00;B62D25/0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槛 连接 装置 组合 | ||
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包括第一内板匹配面和第二内板匹配面、加强板匹配面、加强筋,第二内板匹配面连接于第一内板匹配面与加强板匹配面之间,且第二内板匹配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与加强板匹配面倾斜设置,加强筋沿门槛举升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自第一内板匹配面延伸至所述加强板匹配面。本实用新型的门槛举升连接板结构简单易成型,且左右件通用。本实用新型,在扩大了门槛截面适配性的同时,也满足了举升对于车辆举升点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在提升了车辆举升安全系数的同时,缩减了零件和模具预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
背景技术
举托汽车是汽车生产以及维护过程中常见的工况。此种工况要求举升点处的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避免举升过程中汽车钣金变形失效,导致安全事故等。目前市场中绝大多数车型举托时的主要受力点在左右门槛边梁,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与下A柱下加强板料边平齐,因此往往需要在门槛内板以及门槛外板或者A柱下加强板之间增加门槛加强板。此种门槛加强结构在开发平台车型以及后续改款车型中,在保证门槛截面通用的前提下,难以满足侧裙装饰板Z向下延的造型变更需求。如果通过延长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等大零件的料边来满足需求,则单个零件的材料利用率较低,造成成本浪费,且对于辊压成型的门槛外板或者热成型的A柱下加强板,料边延长还会增加模具设计难度;如果仅仅延长零件料边,则难以在被延长的零件料边上做出加强特征;如果加长举升处的悬臂,则难以满足举升处的强度刚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包括第一内板匹配面和第二内板匹配面、加强板匹配面、加强筋,第二内板匹配面连接于第一内板匹配面与加强板匹配面之间,且第二内板匹配面相较于第一内板匹配面与加强板匹配面倾斜设置,加强筋沿门槛举升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自第一内板匹配面延伸至加强板匹配面。
进一步地,加强筋为自门槛举升连接板的一个表面向另一个表面冲压形成。
进一步地,门槛举升连接板还包括连接面,连接面与第一内板匹配面、第二内板匹配面和加强板匹配面相连,且连接面相较于内板匹配面的内侧表面向内凹陷。
进一步地,连接面为自门槛举升连接板中部的内侧表面向外侧表面冲压形成,且连接面的长度方向与门槛举升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加强筋为自门槛举升连接板中部的外侧表面向内侧表面冲压形成,且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门槛举升连接板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门槛举升连接板的所有匹配面的结构以加强筋为中心法向面对称。
进一步地,加强板匹配面上设有定位,定位孔包括圆孔和长圆孔,长圆孔的宽度与圆孔的半径一致,且圆孔的中心和长圆孔中心与对应的加强板匹配面短边间的距离相同,圆孔的中心和长圆孔的中心与对应的加强板匹配面长边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门槛举升装置组合,包括A柱下加强板、门槛外板、门槛内板前加强板、门槛内板后加强板、以及门槛内板,柱下加强板包裹于门槛外板外,门槛内板包裹于门槛内板后加强板外,门槛内板前加强板位于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之间,与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的上端和下端焊接固定,门槛举升装置组合还包括门槛举升连接板,第一内板匹配面和第二内板匹配面与门槛内板焊接固定,加强板匹配面与门槛内板前加强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门槛内板前加强板的下端凸伸出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凸伸出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的部分与加强板匹配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门槛举升连接板在其中部冲压形成有连接面,连接面与第一内板匹配面、第二内板匹配面和加强板匹配面相连,且连接面相较于内板匹配面的内侧表面向内凹陷,门槛内板的料边对应连接面的位置沿汽车Z向缩短,连接面与门槛内板前加强板通过结构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8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缆卷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实验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