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直钻防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6080.8 | 申请日: | 201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9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良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37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直钻 防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直钻防尘结构,包括夹头,通过设置防尘罩,将电机防护罩本体中第一防护罩与锂电直钻外壳中下壳体嵌合,便于使用者将电机镶入,接着通过将电机防护罩本体中第二防护罩与第一防护罩连接经固定件固定,接着通过密封头密封电机防护罩本体左侧,密封头经连接杆与连接头连接,最后将锂电直钻外壳中上壳体与锂电直钻外壳中下壳体对齐安装,达到对锂电直钻电极进风口灰尘进行有效隔挡,防止灰尘侵蚀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夹头,通过将外界钻头经卡槽与夹头本体卡固,经连轴与卡槽连接便于钻头的转动,钻头与墙面接触钻孔时钻头压迫夹头本体,夹头本体经缓冲垫与滑槽进行前后移动压缩,达到有效缓解钻头振动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直钻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直钻是一款自身携带有锂离子电池或者镍铬电池、且可以反复充电的手电钻,这种手电钻工作时不需要外接电源,所以很适合在野外或者没有电源的地方使用,当现有的直钻往往将防尘罩设置在直钻外面,不能对电极进风口灰尘进行有效隔挡,防止灰尘侵蚀,随着防尘结构的发展,锂电直钻防尘结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锂电直钻不能对电极进风口灰尘进行有效隔挡,防止灰尘侵蚀,并且电钻与墙面接处时不能对振动进行缓解。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锂电直钻防尘结构,解决锂电直钻不能对电极进风口灰尘进行有效隔挡,防止灰尘侵蚀,并且电钻与墙面接处时不能对振动进行缓解的问题,达到对锂电直钻电极进风口灰尘进行有效隔挡,防止灰尘侵蚀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直钻防尘结构,包括锂电直钻外壳、安装座、防尘罩、按键、连接头和夹头,所述锂电直钻外壳底端与安装座水平插接,所述锂电直钻外壳中部内侧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锂电直钻外壳底端中部与按键插接,所述锂电直钻外壳左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左侧设置有夹头,所述防尘罩由电机防护罩本体、密封头、连接杆、固定件、拦截网、电机和输出轴组成,所述电机防护罩本体左侧与密封头插接,所述密封头左侧四周与连接杆插接,所述电机防护罩本体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电机防护罩本体右侧中部设置有拦截网,所述电机防护罩本体内侧与电机嵌合,所述电机左侧与输出轴插接,所述电机防护罩本体上下两端通过固定件与锂电直钻外壳中部内侧卡扣连接,所述密封头左侧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头插接,所述夹头由夹头本体、卡槽、连轴、缓冲垫和滑槽组成,所述夹头本体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夹头本体中部与连轴插接,所述缓冲垫通过左右两侧滑槽与夹头本体滑动连接,所连轴与连接头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直钻外壳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直钻外壳表面中部设置有散热网,且散热网与拦截网相互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防护罩本体分为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中部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与固定件相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拦截网呈方形状,且拦截网网孔直径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直钻外壳上下两端设置有螺栓槽,且螺栓槽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直钻外壳采用PA6-GF30尼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采用不锈钢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良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良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保养用塑形矫正带
-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渣土的防灭火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