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7603.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2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田青;王喜朴;易国成;孙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8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翻 隐藏 车门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本体总成、扣手总成和电机总成,所述本体总成包括本体骨架、本体盖板、行程开关、控制器,所述扣手总成包括扣手本体,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和拨块;所述本体骨架的面板内侧设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外表面的开口端设置扣手本体,内表面设置电机总成、行程开关、控制器;所述拨块套设在电机的转轴的末端,所述拨块随电机的转动而压靠在扣手本体的转臂上带动扣手本体向外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低成本、高稳定性、易破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把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汽车发展至今天,最基础的代步功能已不够满足使用者的所有需求,人们对汽车的行驶速度、舒适性、外观及智能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向外凸起的纯机械结构车门外把手,便成为一个优化汽车造型、减小行驶阻力、增加汽车智能性的突破口。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汽车,车门外把手采用的是外凸的机械式结构。外凸式的门把手,不仅破坏了车门的整体性,影响车门的外观造型,而且额外增加了车辆行驶的阻力。同时,凸起的车门外把手容易沾染灰尘,凹陷处会积攒落叶还会被人塞小广告。于是,隐藏式车门外把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隐藏式车门外把手,达到了减小行驶阻力,保持车门洁净,使整车的外观造型更具一体化的目的。车门外把手增加了电气控制,更具科技性和智能性。但是,目前市场上各种隐藏式车门外把手,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隐藏式车门外把手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共包含电动翻盖和手动机械解锁两套结构,提高了把手的成本和出故障的风险;部分把手采用恢复状态把手收缩回车门板上的凹槽内,激活状态把手伸展至车门外,之后车主拉动把手解锁车门的设计。但是,遭遇大雪冻雨等恶劣天气时,如果门把手处冰层过厚,可能导致门把手伸展失效或电机因负荷过高而烧毁,且门把手与车门缝隙处的破冰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本实用新型以减小风阻、保证车门外观造型的一体性、提升汽车科技感为前提,通过人机工程分析,使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开发一款结构精简、低成本、高稳定性、易破冰的翻转隐藏式车门外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外翻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本体总成(1)、扣手总成(2)和电机总成(3),所述本体总成(1)包括本体骨架(11)、本体盖板(12)、行程开关、控制器,所述扣手总成(2)包括扣手本体(21),所述电机总成(3)包括电机(31)和拨块(33);所述本体骨架(11)的面板内侧设有内凹的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的外表面的开口端设置扣手本体(21),内表面设置电机总成(3)、行程开关、控制器;所述拨块(33)套设在电机(31)的转轴的末端,所述拨块(33)随电机(31)的转动而压靠在扣手本体(21)的转臂上带动扣手本体(21)向外翻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18)的背面设有控制盒(15),以及固定扣手总成(2)和电机总成(3)的BOSS柱和卡槽,所述BOSS柱和卡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行程开关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行程开关包括第一行程开关(13)和第二行程开关(14),其分别通过第一螺钉(17)固定在行程开关安装槽中;所述扣手本体(21)向外翻转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扣手本体(21)的转臂触压在第二行程开关(14)上;所述扣手本体(21)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拨块(33)卡扣在第一行程开关(13)中。
优选的,所述扣手总成(2)还包括电容传感器(22)、传感器盖板(23)、转轴(24)、卡簧(25)和扭簧(26),所述电容传感器(22)设置在扣手本体(21)内表面的凹槽中,所述传感器盖板(23)通过粘胶盖合在扣手本体(21)的凹槽上,所述卡簧(25)卡装在转轴(24)上,所述扭簧(26)套设在转轴(24)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扣手本体(21)和本体骨架(11)上,所述转轴(24)穿插在扣手本体(21)的转臂和本体骨架(11)的BOSS柱中,所述扣手总成(2)通过转轴(24)和卡簧(25)固定在本体骨架(11)的BOSS柱和卡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用混凝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