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22889.7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政平;王春红;朱新涛;张国杰;王茜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B60N2/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 地址: |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溃变 形式 追尾 碰撞 座椅 结构 | ||
1.一种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坐垫侧板(3)和调角器连接板(4),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前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上端连接形成第一连接结构(5),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与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为螺栓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为由吸能板(7)、上端螺栓连接结构(8)和下端螺栓连接结构(9)组成的吸能连接结构,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通过所述上端螺栓连接结构(8)连接所述调角器连接板(4)的后端部,所述吸能板(7)的下端部通过所述下端螺栓连接结构(9)连接所述坐垫侧板(3)的后部下端;并且,所述吸能板(7)的中部弯折形成凹凸结构(7a),且该凹凸结构(7a)的凹凸方向为所述坐垫侧板(3)的左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7)由依次相连的上板部(7-1)、单侧型中板部(7-2)和下板部(7-3)构成,并且,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共面,所述单侧型中板部(7-2)朝所述坐垫侧板(3)的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7a);其中,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型中板部(7-2)的剖面形状为弧形、矩形半体、三角形半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7)由依次相连的上板部(7-1)、双侧型中板部(7-4)和下板部(7-3)构成,并且,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共面,所述双侧型中板部(7-4)由相连的上端中板部(7-4-1)和下端中板部(7-4-2)构成,所述上端中板部(7-4-1)与所述上板部(7-1)相连,所述下端中板部(7-4-2)与所述下板部(7-3)相连,所述上端中板部(7-4-1)和下端中板部(7-4-2)中的其中一者朝所述坐垫侧板(3)的左侧方向凸出,另一者朝所述坐垫侧板(3)的右侧方向凸出,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7a);其中,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中板部(7-4-1)和下端中板部(7-4-2)的剖面形状均为弧形,或者,均为矩形半体,或者,均为三角形半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7)由依次相连的上板部(7-1)、异面型中板部(7-5)和下板部(7-3)构成,并且,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相平行但不共面,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7a);其中,所述吸能板(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部(7-1)和下板部(7-3)均垂直于所述异面型中板部(7-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设有两块所述吸能板(7),该两块吸能板(7)分别布置在所述坐垫侧板(3)和调角器连接板(4)的左侧和右侧,且该两块吸能板(7)的凹凸结构(7a)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在所述坐垫侧板(3)和调角器连接板(4)的同一侧设置有多块所述吸能板(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压溃变形式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在所述坐垫侧板(3)和调角器连接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多块所述吸能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28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护腰带
- 下一篇:一种食品用香精自动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