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带式硅片分离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0473.1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6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顾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南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12 | 分类号: | B65H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带式 硅片 分离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片输送装置,尤其是单带式硅片分离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吸附孔;还包括输送座;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在输送座的一端;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输送座的另一端,所述输送带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及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在输送座上,且位于输送带的背面,所述吸盘上设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与吸附孔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带式硅片分离输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准确、平稳地实现硅片分离、输送、易加工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片输送装置,尤其是单带式硅片分离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当硅锭线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层叠在一起的硅片进行分离,目前均是将硅片竖直放置,且位于竖直设置的输送带的一侧,通过送料装置将硅片压向输送带,输送带将分离的硅片带走,但是这种方式硅片输送不理想,硅片容易与输送带脱离,并且由于采用两个输送带,两个输送带容易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容易导致硅片碎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附硅片,且不易损坏硅片的单带式硅片分离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单带式硅片分离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吸附孔;还包括输送座;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在输送座的一端;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输送座的另一端,所述输送带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及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在输送座上,且位于输送带的背面,所述吸盘上设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与吸附孔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座竖直设置或倾斜一定的角度,层叠的硅片竖直放置,且位于输送带的一侧,送料装置将硅片推向输送带,吸气孔与抽气装置连接,抽气装置使吸气孔产生吸力,当吸气孔与吸附孔相通时,吸力将硅片吸附到输送带上,然后输送带带动硅片上升,将硅片输送给其它输送装置,由于采用真空吸附,硅片不易与输送带分离,且采用一根输送带,不存在运行不同步的情况,硅片不易碎裂,硅片分离输送效果好。
由于吸附孔和吸气孔均设有多个,能够保证硅片输送过程中不掉落。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背面设有同步齿;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均设有同步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设有同步齿能够保证输送带稳定的转动,避免打滑。
优选的,所述吸附孔为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形孔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使吸附孔能够有效的与吸气孔对应。
优选的,所述吸附孔和吸气孔均设有两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列吸附孔和吸气孔能够保证硅片稳定的吸附在输送带上,不发生转动。
优选的,所述吸盘上设有吸气槽和连接孔,所述吸气槽分别与连接孔和吸气孔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气槽使吸气孔集中吸气,减少管路。连接孔与抽气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不小于硅片宽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宽度太小容易导致硅片吸附不稳定。
优选的,还包括张紧座和张紧螺钉,所述张紧座上装有从动轮,所述输送座的两侧设有张紧孔,所述张紧孔为腰形孔,所述张紧螺钉插座张紧孔中,所述张紧螺钉用于将张紧座固定在输送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形的张紧孔用于调整张紧座的位置,从而方便张紧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输送座上设有张紧定位槽,所述张紧座安装在张紧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定位槽方便对输送带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南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南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0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低温试验箱压力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散热器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