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9035.3 | 申请日: | 201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云华 |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废水流向,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缺氧区反应器(1)、好氧区反应器(2)和厌氧区反应器(3);
所述好氧区反应器(2)的底端设有曝气装置(2-1),所述好氧区反应器(2)通过导流板(M2)分为集气室(2-2)和好氧区反应室(2-3);所述集气室(2-2)与好氧区反应室(2-3)通过导流板(M2)上设置的穿孔相通;
所述厌氧区反应器(3)分为沉淀室(3-2)和厌氧区反应室(3-3);所述沉淀室(3-2)和厌氧区反应室(3-3)相通;所述沉淀室(3-2)的侧壁设有排水口(3-1);
所述集气室(2-2)通过导气管(4)与气升室(6)相通;
所述气升室(6)通过第I导流管(5-1)与缺氧区反应器(1)相通;
所述沉淀室(3-2)通过第II导流管(5-2)与导气管(4)相通;
所述第I导流管(5-1)和第II导流管(5-2)水平设置,且第I导流管(5-1)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口(3-1),第II导流管(5-2)的水平高度低于排水口(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I导流管(5-2)的周向设置有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竖向排列,且等间距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出气端口的高度高于第I导流管(5-1)的水平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反应器(1)内设置有多廊道通道(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升室(6)的顶部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一边固定于气升室(6),形成可活动盖板,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出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反应器(3)具有漏斗结构,漏斗口为沉淀室(3-2),漏斗径为厌氧区反应室(3-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3-2)内设置淹没式出水孔板,防止漂浮污泥随水流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反应器(2)和厌氧区反应器(3)通过导流通道(2-4)相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2-4)由隔板(2')和厌氧区反应器(3)侧壁形成,所述隔板(2')的高度占好氧区反应器高度的1/2~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90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识别的茶米胶囊
- 下一篇:一种能提高效率的森林病虫害专用喷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