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车无线车载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10595.2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邵林;周俊;张骏起;熊建设;孙彦龙;佟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达众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车 无线 车载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无线车载终端,包括:主控制器、与主控制器连接的GSM无线通信+GPS定位+蓝牙短程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时钟模块;工作状态指示模块;CAN、485和232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震动监测模块;GSM无线通信+GPS定位+蓝牙短程通信模块用于本地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电源管理模块对12v或者24V电源系统进行独立的监控及低压保护管理。时钟模块会与网络时间保持统一。工作状态指示模块对GPS、GPRS、蓝牙以及运行状态指示。工作状况CAN、485和232采集模块用于釆集车辆工作参数。数据存储模块将历史数据以及云盒运行日志存储在本地。震动监测模块实现工程机械设备安防看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定位跟踪、运行状态监测的车载终端,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车无线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GPS/GPRS智能无线终端产品都是针对私家车防盗、长途客运管理、物流车辆管理等,它们的功能基本都集中在GPS定位及GPRS无线数据传输两个方面。针对私家车的主要还包括车辆防盗的功能,应该说基本上功能基本都集中在对车辆位置的监控,而对于车辆本身的状况掌握的非常少。对于车辆本身状况的把握,由于私家车、普通长途、物流等车辆对此的要求并不严格,目前的GPS/GPRS终端只要基于定位及通信处理基本都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要求。
但是,对于工程车,如工程机械车、危险品运输车及其它特种物流车辆如冷藏货柜车等,它们不但对于位置的监控有很高的要求,另外还特别需要对车辆本身的状态进行监控掌握,比如油量监控、发动机水温监控、机械臂气压监控、机油温度监控、冷藏柜温度监控等等。由于这些方面直接与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驾驶员安全驾驶、货物的安全运输等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目前在GPS终端上集成这些监控功能就越来越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对于这方面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急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无线车载终端,解决了在不影响工程机械自身工作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工程车无线车载终端,实现对车辆本身工作参数和作业参数的检测、传输,以及对工程机械的安防看护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工程车无线车载终端,包括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GPS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工作状况采集模块,所述工作状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工作参数。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GSM模块或CDMA模块。
所述工作状况采集模块包括开关量采集模块和模拟量采集模块。
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模拟量参数,所述模拟量参数包括油量、油温、发动机水温、电瓶电压、车辆作业参数之一种或数种。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为锂电池。
所述主控制器为STM32F105处理器。
采集车辆的模拟量参数是通过AD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者直接获取ECU中油量、油温、发动机水温、电瓶电压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车载终端上集成了工作状况采集模块,可以对车辆工作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数据进行采集和无线传输,便于远程监控、分析和服务,对工程机械车、危险品运输车、特种物流车等运输行业尤其实用,性能可靠。增加了油量、油温、水温、气压、液压等为工程机械、危险品运输等行业设计的独特应用功能,也可扩展到其它复杂车载行业应用,满足特殊的信号采集监控需求。采用性能强大的STM32F105处理器,对于系统的功能实现及性能的稳定性有了很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模块图;
图2是MCU电路示意图;
图3是485通信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达众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达众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0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